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一百二十六节 做死的胡人

第一百二十六节 做死的胡人(2 / 2)

不过,经过了这些日子的折辱,安禄山的体重直线下降,身体也好了许多。

在关的百姓开始耕种的时刻,长安遥遥在望,孙孝哲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按照朝廷的规矩,藩镇的军队不得进入都城。在渭水河边,大将王悔扎住了阵营,命令亲兵进入京城长安,向刑部请示。

刑部很快派人到渭水河畔接应,将安禄山的囚车带走了。

在刑部办理了交接手续,安禄山直接被打入了大理寺天牢,等候处理。

杨国忠没有料到安禄山能够平安到达长安,看到人不人鬼不鬼的安禄山,一时百感交集,心里无数次的问候了张守的亲娘。不过,事已至此,他也没办法,只好下令将安禄山关进刑部大牢,严加看管,等候朝廷发落。

杨国忠终于知道什么是扎手的刺猬了,在天子脚下,他可没有胆量擅自杀害边关大将。不过,杨国忠决不能放过安禄山,现在,唯一的办法是请求李隆基下令,明正典刑的处决安禄山。

杨国忠明确要求刑部尚书打报告,要求朝廷明正法典处决安禄山。

刑部尚书是杨国忠的嫡系,当然不可能违背主子的意愿,官僚机器迅速开动,很快拟定了具体的处理意见。内容只有一个,是要求朝廷采取行动,尽快处斩安禄山。

宰相杨国忠拿到了刑部的书,提笔批示奏,强调道“穰苴出军,必斩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守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

杨国忠现在已经有些化了,在批示接连引用了两个历史故事,说明了斩杀安禄山的必要性。然而,唐玄宗李隆基根本舍不得杀掉安禄山,看了批后说“卿岂以王夷甫识石勒,便臆断禄山难制耶?”终未准奏。

王夷甫是五胡乱华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石勒的重要谋臣,可以说,没有王夷甫没有后赵的建立,也没有了国历史唯一由白种人建立的国家了,我们的民族少了一些苦难。李隆基如此批示,这是很高看安禄山了。

得到了李隆基的批示,杨国忠彻底明白了,李隆基很爱惜安禄山,指望李隆基杀掉安禄山是很困难的。如果有虢国夫人帮忙,或许有可能。但他知道,虢国夫人和安禄山不清不白的,不可能在这件事情帮自己。

杨国忠急的团团转,一直想了很久,甚至,千娇百媚的小老婆都引不起他的兴趣。突然,他有了主意,命令刑部再次奏折,向李隆基报告处斩安禄山的必要性。然后,命令仆人准备车仗,亲自拜访赋闲在家的前宰相张九龄。

张九龄的年龄很老了,满头白发,但思维依然清楚。不客气的说,张九龄很看不起杨国忠,认为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搞坏了朝纲。但是,因为杨国忠毕竟是当朝宰相,他不好意思拒之门外。

张九龄得知了杨国忠的来意,冰冷的态度变得热情了,拍着胸脯保证,立刻求见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已经做出了对安禄山的批示,本以为事情很快会平息,没想到,退休在家的宰相张九龄也要插一脚,这让他很不高兴,认为这是有杨国忠再背后主使。他生气也没办法,毕竟,安禄山有罪在先,作为百僚之长,杨国忠有想法也是应该的。

对于张九龄的不请自来,李隆基本想拒绝,可是考虑到张九龄为相几十年,忠心耿耿,自己不见不好了。于是,李隆基命高力士亲自出迎,将张九龄引进他的御书房。

久未谋面的君臣客套了几句,马将话题引到了安禄山的身。

张九龄为人缜密,道出了安禄山可杀不可留的道理,句句有理,不由得李隆基拒绝。

在送走张九龄之后,唐玄宗李隆基不得不改变初衷,下达了诏令,将安禄山在刑部大狱继续看管,等候最后的决定。

杨国忠接到了诏令,心情十分的兴奋,他知道,这一次,他已经赢了,虽然不那么尽如人意。

杨国忠成功的制服了自己的仇人,心情自然高兴,现在,他指望自己的小弟给自己长脸,在剑南节度使的地面打一个大大的胜仗,以此彰显安禄山无能,自己也有机会彻底制裁安禄山了。

...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