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媒体人们第一次学会了缄默这两个词的含义,不是你不想说,也不是你不明白,而是无话可说。
算这个三米不到的红毯,它的距离也不够秦观的二次发挥,当秦观的身影正式的走进了蜡像馆的大门的时候,在外的中国人们,齐刷刷的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大明星,别玩了。
当然不玩了,剩下的都是工作啊。
象征着揭幕的红色幕布被秦观潇洒的拉了下来,那个如果没有秦观的对比,看起来还是挺像模像样的蜡像,就展示在了众人的面前。
这个历经了一个多月的精雕细琢的一比一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的骄傲,终于露出了它的真容。
当初做秦观的蜡像的时候,因为他狂热的粉丝的缘故,就比别的蜡像要细致了几分。直到所有的工序都做到了百分之百完美的时候,这才举行了展示的环节。
原本对比着照片和数据,看起来栩栩如生的蜡像,现如今在真人的身边,让所有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太假了。
哪怕它完美到没有任何瑕疵,但是它的材质依然成为了它的局限。
一个有血有肉,有呼吸,有脉搏,有心脏的跳动的大活人就站在了它的身边,原装的秦观活生生的立在那里,又有几个人的目光能够有心分给那个本就是替代品的蜡像吗?
所以,耀眼的秦观的如同明月般的笑容,更是让那个样子货黯淡了几分,仿佛所有的钟慧灵秀都集于了这个男人的一身。
让他周边的景也淡了,让他身边的人也弱了,仿佛在为了呼应他而生,又仿佛是为了赞美他而存。
媒体们只剩下了拼命的咔嚓声,原本想好的对于蜡像与真人相似度极高的赞美,也默默的放弃了。
没事,新闻报道讲究实事求是,有了最真实的照片的对比,我们就不需要过多苍白的言语了。
要讲现在最难受的人是谁?
有两个,一个是杜莎蜡像馆的揭幕负责人,另一个就是秦观本人了。
负责人已经满脸的无奈,他已经能够想象明天的媒体见报后的结果,而秦观的心思就要复杂了许多。
要不是顺应潮流,秦观原本对于自己的蜡像的塑造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抵触的。
因为在中国,你能够标准留相留雕塑的,不是去世的伟人就是上坟用的假人。
纸糊的和蜡做的有什么区别?
大过年的,外国人当成荣耀,咱们就在国外乐呵乐呵吧,也别回国找丧气了。
如果英国媒体们知道秦观的真实想法,估计鼻子都气歪了。
但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无知。
于是在第二天一早秦观飞往美国,中英的媒体上关于秦观的消息纷纷的见了报了之后,世界的粉丝们就在新闻照片上,就看到了属于秦观蜡像的真容。
要不说媒体人的摄影记者的水准就是比一般人要高点,他们可以利用一切因素将一个人拍出各种风格。
因为对于秦观的偏爱,所有的照片中秦观看起来就像是丝绸上的珠宝那般的华贵无双,有些近景镜头,照片中的睫毛的数量都能仔细数数。
但是那个集中了杜莎蜡像馆所有工作人员心血的蜡像,可就没有如此的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