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里一旦有了执念,是无论如何都不容易散去的。()
林老夫人自林老太爷作古以后,就潜心念佛,保佑一家大小能够平安健康,远离灾难。虽然这些年林府在两个儿子的带领下,各自都生活的不错,但二儿子膝下一直无所出,这就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卢氏是为了什么进的林家大门,林老夫人当然记得。世人都知道过河后不能拆桥,可是不拆桥就要眼看着二儿子断子绝孙,这能不让已经半截身子入土的林老夫人着急上火吗?先前她也给了卢氏几年时间让她求医问药,又对她求神拜庙的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底还是希望自己的孙子出在正房名下,可是天未遂人愿,连个动静都不曾听过,更别说是影子了。
后来,她又拉下一张老脸,让卢氏给儿子纳几房妾室好开枝散叶,可是却被儿子给拒绝了,她知道儿子疼媳妇,也敬媳妇,可是她这心里就是不痛快,尤其是每次跟大儿子一家一起吃饭时,看着大儿子家的几个儿女,她就为二儿子不值。因此有时候在言语上就刺一刺卢氏,给她也施点压力。
这事情拖拖踏踏的就是几年光景,林老夫人见卢氏倒是淡定从容的紧,既不主动纳妾,也不往自己房里收人,而自己的二儿子更是将精力都放到了打理家族产业上,林家比起以前更是不知道要强了多少。
可是,挣了这么多家业又有什么用,到时候眼睛一闭,还不是落到了别人的口袋,就在林老夫人觉得无望的时候,卢氏却在两个月前向她提出,要过继亲戚家的一个孩子,她虽然不太愿意,可是儿子也有这个意思,她就不好说什么了。但她事后一,这大儿膝下也有三个儿子,就算不能过继正房夫人所出的,也可以过继姨娘的啊,这样林家先祖们攒下的家业日后也不会落在外人手里。
于是,林老夫人就先把自己的法跟卢氏提了一下,看她如何打算。
当时,卢氏听到林老夫人的提议后,面带难色,后来才支支吾吾的告诉她一件事。
原来,前段时间,卢氏去京城一处寺庙烧香求子,因机缘巧合遇到一位游方的高僧,人称“善临和尚”。无人知道这善临和尚从哪里来,但他每年必有一日要在此地停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等待有缘之人。
花万银撒千金求见善临和尚的人不在少数,可是佛家一切讲究一个“缘”字,注定有些人是不用花一分冤枉钱,更不用多走一步冤枉路,就能遇上一年只行一善的善临和尚。
那日,卢氏原本是要去京城另外一家寺院烧香的,可是走到一半心思却突然一转,执意非要到这处在半山腰的寺庙来拜一拜,刚好与善临和尚碰了个照面。
究竟是善临和尚在等卢氏,还是冥冥中有神灵在保佑卢氏,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善临和尚对卢氏说的那几句话:“引女得子家业继,引男得女家财散。”出于对神灵的忌惮,卢氏对于这两句话不敢妄自猜测,再待细问时,善临和尚却高深莫测地只给她两个字:心缘。
卢氏本来也是一个要强的人,但多年下来,仅这膝下无所出一项就把她压得抬不起头来。积年累月下来,这中药和丸药吃了有十几辆马车,就是没有消息。虽然林仲仁不愿纳妾,嘴上更没有责怪卢氏,可是卢氏每次看见自己的夫君看着别人孩子那眼馋的模样时,心里就像是撒了一把盐,不疼却慢慢蚀着难受,无奈之下也就接受了婆婆的一番苦心,反正都是过继别人的孩子,至于是娘家还是婆家又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起善临和尚的话,卢氏又前前后后琢磨了几遍,终于悟出了其中的奥妙之处来,于是就跟林仲仁说起了这件事,林仲仁倒是真的来了兴趣,他觉得既然是高人指点自然有玄机在里面,更何况自己也不是迂腐之人,就按善临和尚说的先过继一个适宜的女孩吧。
听了卢氏的这番说辞,一向信佛的林老夫人提出过继人选一定要出自大儿子膝下以外,再无她念。
这一日,卢氏带了董妈来林府看望虞氏,顺便也给她先通通气,要是不行自己再另作她。
一杯茶入口,该寒暄的也寒暄完了,卢氏还是觉得不知如何开口,急得董妈在一旁干着急,但碍于主仆有别,她还是不敢越了规矩。
虞氏也是一个心思透亮的,见卢氏今日前来,神色肃穆,失了几分往日的从容,就知道今日这事恐怕还不小,但也不能就这样闲坐打嗑,解决事情才是首要的
“弟妹,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你就直说吧,咱们两个妯娌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虞氏遣退了屋里的丫环,来到离卢氏最近的一张椅子上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