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乡音、乡党还是乡情,都只是一份牵挂。</p>
真正能牵动关羽的还是其祖宗坟茔,家族祭祀。</p>
张瑞看过关羽的卷宗资料,其祖父关审,字问之,号石磐公,冲穆好道,常以《易经》、《春秋》训子。</p>
而其父关毅,字道远。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上结庐守丧三年,除丧。</p>
关毅字道远,可见其父对关毅之厚望。</p>
“文王望道而未见,是真见矣”,道之一字,蕴含了《易经》、《春秋》里太多的儒家之道。</p>
汉代以儒治天下,首重孝道,关毅也不复关审所望,孝道至远。</p>
若是其家族显赫,以关毅性至孝的评价,足以被郡里举为孝廉。</p>
但关羽家族乃是寒门庶族,显然无缘河东郡孝廉名额。</p>
为此,张瑞对关羽说道:“孤曾闻云长尊祖父石磐公冲穆好道,常以《易经》、《春秋》为家训,令尊性至孝。由此推断,想必云长亦为孝悌之人,必通晓《春秋》大义。”</p>
关羽以手抚须,骄矜的轻微颔首,说道:“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p>
春秋三传分别为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p>
三传侧重点略有区别。《谷梁》、《公羊》两传侧重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左传》则侧重历史细节的补充。</p>
张瑞笑着回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云长既通晓史籍,又性孝悌,孤为河东之长,不可使云长之才埋没,便举云长为孝廉,以嘉关氏三代孝悌。”</p>
汉代官场腐朽,察举制败坏,经常会出现举孝廉,父分居,举秀才,不识字的恶劣情况。</p>
张瑞便淡淡的望向关羽。关审性至孝,教育出的子嗣关羽,熟读《春秋》,究竟会作何反应?</p>
被官府举为孝廉后,是否能抛弃父母、先祖坟茔,愧对孝廉之名,追随刘备奔波万里。</p>
被孟侯平静如水的目光注视着,关羽抚须的动作缓缓停下,正视孟侯审视的目光。</p>
孟侯说的很清楚,举孝廉乃是因为关氏三代孝悌,家风高洁。</p>
关羽即便不为自己,也要为祖父与父亲考虑。</p>
一旦婉拒孝廉,就等于作为子孙者,亲口否定了尊者大人的德行与品节。</p>
为人子者,若行此举动,真可谓是欺师灭祖、数典忘祖。</p>
关羽熟读《春秋》,《春秋》的基本原则与态度便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尊尊亲亲,尊重尊贵的人,亲近血脉相近的人。</p>
其孝与义,皆注定关羽无法拒绝孟侯举孝廉的任命,立即起身,拱手说的:“羽拜谢君侯推举。”</p>
举孝廉只是一个出身,就像后世的举人、进士,距离担任官职还有一段距离。</p>
但在这个时代,一旦接受举荐,举主长官便与被举荐之人形成了门生故吏关系。</p>
</p>
便如曹操举荐魏种,当时曹操攻徐州,兖州皆反,以投吕布。曹操信誓旦旦的断言,唯有魏种不会背叛我。</p>
在其逻辑之下,这种门生故吏关系,除了董卓那种毫无底线的恶徒,很少有人会背离。</p>
而关羽此时亦已断定,孟侯有意征辟自己。</p>
孟侯所引诗句,乃是劝说自己莫要漂流异乡。举自己为孝廉,则是为征辟铺垫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