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后选出的六部尚书相当出色,六部的运作不到半月便进入轨道。[浏览本书最新章节,请登陆]由于各官员以前都是交叉处理事务,因此相当的全能,对各领域也有所了解。因此,凡遇到重大的议题,我都会在早朝上拿出来,与众大臣讨论一番。
这日,工部尚书提出汾河汛潮,河堤被冲垮,不少岸边的居民受到影响,农作物损失惨重,要求朝廷拨款重建河堤。
户部尚书提出异议。
“皇上,汾河年年汛潮两回,几乎每次都冲垮河堤,淹没岸边的田地。重建河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汾河岸边的百姓仍然需提心吊胆的生活。”
“那么,户部尚书有何解决之法,不妨说来听听。”工部尚书斜眼望着他,高声问道。
户部尚书面有难色,身后一人上前说道。“回皇上,臣认为,汾河屡次淹没岸边,是由于河床内淤泥过多,抬高了水位,可以考虑清除汾河内的淤泥。”
我点点头,未给予评说,“各位大臣想到任何解决之法,都不妨在此说一说。”
工部尚书忙说道,“臣曾考虑将汾河的河道加宽,降低水位。”
“拓宽河道,工程浩大,臣认为不可。”瞅了瞅,是户部侍郎,户部第二把手。“而清除河内淤泥,需众多识水之人潜入水中,风险太大,可行性不高。”
工部尚书出列,恭敬地说道,“皇上,臣还有一法。”我示意他说下去。“可将汾河引道分渠,灌溉较远的田地。”说罢,众大臣点头称赞。
我浅笑道,“此法可行。”转头望想户部尚书,“灾民情况有所缓解了么?”
他恭敬地出列,说道,“回皇上,当地已开仓赠粮于受灾的百姓,妥善安排他们暂时的住所。”
皱了皱眉头,“伤亡情况如何?”
绝上前淡淡说道,“由于连续几年河堤都曾被冲垮,百姓都有所防范,死亡人数不多,只是一些老弱病残人士逃难较慢,受到波及。大概人数在两百以内,受伤的人已得到妥善治疗。”
“尸体处理了么?”我望着绝,简单问道。大臣们却有所不解。
“启禀皇上,”户部尚书回答道,“每年受灾后,朝廷才会派人前往处理死亡百姓的身后事,现在要紧的是拯救,而不是处理尸体。”
“不,处理尸体相当重要,”我严肃地说道,“尸体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引发瘟疫,造成其他生还百姓染病身亡。”大臣们听罢,脸上有明显的惊慌,我安抚地说道。“现在水灾才刚开始,只要处理妥当,并不一定会发生瘟疫。工部尚书,你马上派遣人员前往,协助当地官员处理死者的尸身,而后对河床做修整。还有,对上游进行加固,减低泥土流失导致河床上升。”
“是,臣遵命。”
下了朝,缓步走向住处。将近一个月的改制,让我相当疲惫不堪。虽然改制成效有目共睹,但毕竟我未登基,现在管理朝政,名不正言不顺,依然遭到不少来自民间和朝野的质疑和责难,反对的声音也让我疲于应付。
“影。”望着身后略微消瘦的男子,我叹息道。“你的伤需要好好休养,不需要如此着急地回来……罢了,在皇宫,总比外面要安全些,你在身边,我也安心些。”影的眼眸一闪,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