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人之所以会知道朝廷要编修《三辽通志》的消息,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家的身份特殊——</p>
从辽西迁移到辽东定居,还接受了汉人生活方式的蒙古人,简直是当代民族融合的典型例子。</p>
所以有一些负责修书的官方学者特意过来采访过他们家,询问其迁移的前后过程和心态变化。</p>
更重要的是,皇帝陛下在私下吩咐过,要把这些外族人拉扯进这件事里,让他们有足够的参与感,才容易引起他们的重视。</p>
等到书修好了,内容出来了,他们看过之后,才能顺利接受其中说法。</p>
毕竟自个儿是参与了进去,看着这书修起来的嘛!</p>
里面说的,肯定是有道理的!</p>
刘大志听老婆提到这个,也结束了感慨,转而去关心起了儿子的学业。</p>
他可以肯定,自己以后能赚笔大钱,给家族积攒下前所未有的财富。</p>
如此,孩子更需要长进一点,以确保不败家了。</p>
要是儿子真的有汉人那样的读书天赋,那他们家的转变能更迅速。</p>
别看刘大志天天跑过去喊洪涛爸爸,可他又何尝不想让别人叫自己爸爸呢?</p>
————————</p>
“要是铸造新币的话,得确保钱币的质量……”</p>
在隆冬腊月,北京城里的天子也裹了一身毛衣,视察起了工部的工作。</p>
朱见济对于“大明制造”是很重视的。</p>
不管是哪个方面,如果制造出来的物品质量有缺,那问题就大发了。</p>
想象一下,炮手点炮的时候,炸弹没射出去,直接在炮膛里炸了,把己方的队伍给炸飞了,那得是多大的震撼?</p>
而且搞工程从古至今,都是一件很有油水的事,能馋的人昏了头脑。</p>
如果上面不盯紧一点,那种“国道被修成乡间小路”的情况,指不定就能成普遍现象。</p>
所以朱见济偶尔也会亲自来工部走一趟,慰问一下这边的老匠师们,监督各种工程的进度。</p>
当然,他微服私访去郊区农村视察百姓生活的频率也不低。</p>
特别是在今年九月份的时候,朱见济就问过近些年国库里的白银和黄铜进项,确定有了足够的储存后,便下旨让工部预备铸造“乾圣通宝”。</p>
从很早以前开始,受到朱见济的影响,大明朝廷已经逐步的走上张居正变法的路子,把各种杂税进行合并,取消过去普遍的实物税,转而去收取统一的银钱税。</p>
加上开了海贸后,周边各国手里的钱币也慢慢被吸入大明,把永乐年间流失海外的大量铜钱赚了回来。</p>
还有开矿采掘出来的新铜和新银,都收入了不少。</p>
所以到乾圣五年,中央金银铜的储量足够朱见济去铸造那以“乾圣”命名的新通宝。</p>
对国家发展而言,明朝的经济体制在最初的设计上,还是有点乱的。</p>
要想进行调整,那就需要有一种稳定的、受到大家认可的新货币来打底。</p>
乾圣朝廷的名声很不错,以朱见济个人名义强行弄出来的农会贡献点,也得到了大量农民的认可,可见时机已经到了。</p>
而永乐通宝的存在,也说明大明并不缺乏铸造良币的能力。</p>
“通宝上面的字,要请名家来写!”</p>
关于钱币的制式,朱见济决定沿用中国长期流行的“圆形方孔”模样,只是在边缘上,会多弄一些小锯齿出来,以免被人仿铸和破坏。</p>
而技术上面,则是会使用工科院新摸索出来的水力冲压法。</p>
关于水力的利用,在明朝的钢铁制造越来越高效和高质量后,也进一步提高。</p>
</p>
毕竟好钢铁也是需要动力来捶打的。</p>
像当初为了制造竹节炮和将军炮,朱见济就指导工匠研究出来了水力锻锤法,如今用来铸币,也是可以的。</p>
制造方法变难了,仿制的假币数量也会跟着变少。</p>
至于铜币和银币该用多少材料,占几成比例,朱见济没有多说。</p>
因为他不懂这玩意儿,专家懂就行了。</p>
强行插一手,可别让钱币给炼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