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专门搞研究也不错,只要不离开研究院就行。
他点点头,“这么考虑也不错。不过,你还是好好考虑考虑,看能不能两者兼得。”
赵翰远笑道,“不用再考虑,我早就有这样的念头,只不过这段时间最终确定而已。这段时间,我有很多新的思路,如果不是要对日常进行管理,我可能都在实验室里不出来了。”
他摆摆手,“可不能这么做。你是院长,要起带头作用,不能这么连轴转的。”
接着又问,“什么新思路?”
赵翰远呵呵一笑,“可能是参考别人的设计多了,也可能我这段时间在绞尽脑汁想发动机,感觉思如泉涌。”
“上个礼拜天,我一个人躺在椅子上看天,不知不觉放空了心思,忽然之间一个又一个想法出现。”
“待回神后,我抓紧记了不少,但隐约还忘了不少。所以我想全身心地投入研究,说不定会把那些忘记的给捡回来。”
对于科研人员来讲,这是一个强大的理由,也是一个不可拒绝的理由,以为内这关系到一个科研人员的科研“生命”。
既然说到这个份上,他只能看着他说,“那你推荐一个人。”
赵翰远笑道,“欧洲、米国和内地的院长都是老人,也都是副院长,都熟悉内部流程管理,对科研管理也都很有一套,全都可以胜任。”
龙建华点点头,“那就让黎赛普接任,把波士顿研究院的院长调整为米国研究院院长。欧洲和内地研究院的两个,还是继续兼任总院副院长。”
这是平稳过渡。
不喜欢从外面招聘高管的习惯,不只是适用于集团,研究院也如此。
赵翰远笑着说,“完全可行。只要会管理的,能发现我们目前管理模式巨大优点的,都应该乐得清闲。”
他可以说是无为而治的典范。但也就是他这种管理模式,或者说不得不采用的这种管理模式,让他在世界声名鹊起,成为科研管理的大拿。
为什么说不得不采用,是因为龙建华给出的框框在那里:只要项目有科学依据、不逆潮流而动,就可以申请经费。有这样的宗旨,无形中把院长的权力削弱了不少。
龙建华点点头,“那行。我要黎赛普过来,先和他谈谈。然后把他们两个也叫过来,我们碰个头,你们也交接一下。你坚持一下,坚持到元旦。”
他点点头,“没问题。”
黎赛普是米国科学家,在重世研究院已经九年,在科学界有着广泛的人脉。
龙建华之所以现在不能确定,是因为他不能确定他愿不愿意来香岛上班;作为总院的院长,必定要在香岛上班的,因为他要经常和他交流,也不会让院长在别的地方上班。
还好,黎赛普不是一个很恋故土的人,在听说要来香岛上班后,也没表示什么反对意见,很愉快地答应了。他是一个半导体研究专家,同时还愿意把研究团队拉到香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