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一凡努力向朱莉描绘将来发家致富的宏伟蓝图,原本一个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文人,仅仅经过几十天深圳的熏陶,已经变成了一个浑身铜臭味道的小商贩,这让朱莉十分的失望,不过,电脑城里挤挤挨挨的一大堆男男女女,更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从毕业到就业的恐怖。
恰巧柯一凡就在电脑城附近的某个小店里请朱莉吃了顿价廉物不美的海鲜,竟然吃坏了肚子,拉得一塌糊涂,更让她觉得呆在深圳,自己的身体都会有一种洗不净的腥臭。看了又看小说网k6uk.
临别的那天,柯一凡突然想起应该和朱莉亲热一番,此时的朱莉对深圳产生了惧怕和厌恶,几乎快要虚脱的身体根本激发不起心里的**,柯一凡的热情刚冒头就被深圳一阵突如其来的暴雨浇灭了。
当柯一凡把病歪歪的朱莉送到车站,然后隔着车窗追着火车,邀请许佳雨毕业之后来深圳与自己团聚,反而促使许佳雨下定决心北漂,一定要混出点名利来,把柯一凡从财迷男里挽救出来,他不应该只是一个小商贩,而应是一个文学家,其实呢,朱莉的内心里暗藏着的或许是为躲避深圳找到了一个无比荣光的借口。
为什么全国各地的无为青年都愿意雄心勃勃地投奔深圳?
很简单,只要你吃得起苦,在深圳肯定能混到饭吃,断不会饿死街头。看了又看小说网k6uk.
可是,柯一凡不能满足于混个肚儿圆,人家是要赚大钱,做老板的。
这并没有什么可笑!
柯一凡只不过是在做所有从校园跑出来的年轻人都曾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梦,况且,他的梦想真的照进过现实。
站在新租的柜台背后,柯一凡满怀着期待,看着电脑城门外如潮水般奔涌的人流与车流。
从嘈杂的声响中挤进来的阳光,洒在新柜台锃亮的玻璃上,又折射到柯一凡的眼镜镜片上,偶尔被进来出去的人影打断,丝丝缕缕的金光闪闪就随之肆意跳跃,柯一凡的心情也跟着灿烂起来,跃跃欲试。看了又看小说网k6uk.
2004年,整个IT业逐渐在走下坡路,大品牌之外的厂家和经销商之间为了多抢到市场的一杯羹,价格战打得硝烟弥漫,放血甩卖的哀嚎遍及全国各地电脑市场。
此时散户的作用是巨大的,几乎左右了电脑市场的风向。
深圳的电脑城里不断聚集着许多的年轻力量,几乎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们,他们应聘碰壁之后一赌气南下深圳,几个同学一起凑上几万块钱,在电脑城里合伙租个柜台就开始拉散户做DIY,他们不缺热情,不缺技术,就是只差钱。看了又看小说网k6uk.
在这场残酷的厮杀中,地方性的Y品牌在与X品牌的竞争中节节败退,维持温饱的柯一凡从中看到了希望,他迅速与Y品牌在深圳的dai理商联系,以先销售后交钱的方式在自己的柜台上经营,月底的结算价略高于目前Y品牌的放血价。
Y品牌的深圳dai理商穷途末路之际,不得不接受了柯一凡的建议,他们提出的条件是,结算价与月销售量成反比,销得越多,优惠越大。
可是,电脑城里品牌多如牛毛,各自的性能对一般散户来说并无实质性的差异,各柜台的年轻人逮住什么品牌就推销什么品牌,埋头苦干,热汗奔流,互相之间还虎视眈眈,生怕某个生意被相邻的柜台抢了去。
柯一凡他们的柜台有了货源,也能吃苦,但并不能提高Y品牌的销量,结算价格降不下来,越做越吃力。
与柯一凡同来的几个年轻人,技术上确实没得说,闷着头在专业的圈子里“汗滴禾下土”,销售效果却差强人意,学文出身的柯一凡穴不上嘴,就把心思用在了技术之外,伺机冒险一搏。
刚入道的年轻人达不到无商不奸出神入化的境界,但“无利不起早”的基本常识几乎就是他们下海之后的本能。想想啊,辛辛苦苦忙乎一个月,除去柜台费用、房租、吃饭、手机费就所剩无几,所以,不管做什么生意,只要有一点蝇头小利,这帮年轻人也一定会趋之若鹜。
那天,柯一凡内急,却发现藏在柜台一角的卷筒纸不翼而飞了,眼瞅着周围的弟兄们一个个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无辜面孔,柯一凡只得捂着肚子跑出去买,看见街边新开了一家日用杂货铺,门脸不大,干净利落,貌似还琳琅满目,只是刚开业不久,人气不旺。
老板和柯一凡是老乡,也是湖北人。他乡遇老乡,这份特殊的感情只有浪迹过的人才有体会。所以,柯一凡只一开腔,乡音难改,自然和老板一家都很谈得来,仔细观察了几天,柯一凡突然向日杂店老板提议:“拐子,我们合作吧。”
(下一章节提示:柯一凡略施小计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