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之前被唐傲压制,便是十分的不满。只是考虑到唐傲是当朝乾文帝四皇子的身份,他们还在克制着出兵的想法。可是现在,乾文帝都自身难保了,北狄便不在犹豫,终于出兵。消息传到了忠王耳中的时候,他做出了和乾文帝同样的选择,放弃吉州。</p>
至少现阶断会暂时的放弃。或是等着唐傲被灭,他在去收服失地;或是等到唐傲打败了狄兵,自身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他在做渔翁谋求好处。</p>
当然,忠王的心中,并不认为会有第二种可能出现。狄兵的勇猛这些年他可是领教过的,他并不认为刚到吉州还不足一年的唐傲能够挡住狄人的兵锋。</p>
吉州的事情要先放到一旁了,忠王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面前十里之外的大梁城。在他眼中,谁拥有这里,就等同于成为了大乾的主宰,拥有了名正言顺的皇权。</p>
尤其做为十几年前被从这里赶走之人,对于大梁城,忠王更有一种变·态性的渴望。这种心理之下,他对于大梁城也是志在必得,如此,他便决定冒天下之大韪,主动的撕毁了协议,向大梁城发起攻击。</p>
尤其还有了桑斗北的支持,手中等于又多了六万大军,这让他信心十分的高涨。</p>
......</p>
大梁城。</p>
辽州军不仅没有退却的架式,相反军营还向前推进,直到距离大梁城北城门外五里之距这才停了下来。</p>
种种的迹像已经表明,忠王是要说撕毁协议,要出尔反尔了。</p>
养心殿中,乾文帝面沉如水般的座在那里,脸色十分的难看。</p>
三个月前,乾文帝可谓是信心满满,大有天下大势尽掌手中之意。可是现在,他的斗志锐减了很多,整个人似乎也显得苍老了一些。</p>
对齐地用兵之前,乾文帝并不是没有想过忠王会出兵的事情,只是在他看来,忠王手中兵力有限,面对着强横的大乾,他未必就真的敢这样的决定。再说,就算是对方真的出手,有着平城之险,他也不会害怕,完全有能力将辽州军拒之于门外。</p>
想不到的是,先是忠王用母后之名之财招募了大量兵员,使得声势比之他预想的要大上很多。接着就是自已所用非人,史鸿云竟然放着坚城不守,选择了主动出击,以至于大败而回,也丢失了大梁城北面的屏障。以至于现在被动如此。</p>
只是乾文帝并没有气馁。</p>
要说对于有野心之人,一时得失算不得什么,只要应对得当,还是有翻盘的可能。为了达到早日吞并齐地四州之目的,乾文帝决定听从礼部尚书童谷的建议,主动向忠王示弱,以求得一时的和平。</p>
现在的退让,是为了以后得到更多。乾文帝已有决定,等到吞下了齐地四州之后,他就会将大军调回来,杀向辽州,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挑衅自已的下场是什么。</p>
可事实却告诉乾文帝,他</p>
想多了。或是说把一切都想的太美好了,天下可不是只有他可以去撕毁协议的。</p>
忠王以调大军压境之势而来,自已退让之下选择的送上两州,不仅没有让忠王停止前进的脚步,相反还养足了对方的胃口,得了古州的忠王反而势力更大了。早知道如此的话,就不向忠王低头,而是直接下旨让古州军和吉州军出兵去攻打辽州军,或许结果会更好一些吧。</p>
世上又哪里有那么多的早知道?</p>
如果真的早知道,乾文帝第一个动手之人就不会选择齐王,而是直接向自已这位亲弟弟忠王下手,岂不是更好吗?</p>
事实就摆在面前,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乾文帝的目光扫过眼前的几位重臣,“大家都说说吧,接下来要怎么做?”</p>
“陛下,臣有罪,臣请陛下在给臣一次机会,臣要出城去问问忠王到底要想怎么样?”第一个开口就是礼部尚书童谷。送上两州的主意是他出的,事情也是他办的,现在却弄来这么一个结果,他可谓是罪魁祸首,此时当然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他想要立功赎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