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死就有希望,所以最坏的境遇维拉克也能接受。</p>
将成员信息更新了一遍后,和克里斯有一般程度联系的人直接锐减到一百余人,有较深联系的从十七人减至六人。</p>
看着好几页被划掉的名字,维拉克叹了口气,心道:干革命是没有好下场的。</p>
接着,他特意找到了丹尼尔的信息,看了一下。</p>
丹尼尔的父亲是木匠,母亲是纺织工,他虽然才二十一岁,但已经是反叛组织最老的成员之一。自弗朗西斯组织工人们举行了游行活动,争取到了削减工人工作时长的法令后,他便开始崇拜起弗朗西斯,加入到其中,为工人们的利益,为实现平等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p>
想到丹尼尔天真爽朗的笑容,热情上进的态度,维拉克衷心希望这个年轻人有一个好的未来,不会落得惨死的下场,给他的父母一个重击。</p>
将名单本收起来,维拉克再度拿出了克里斯还没写完的《平等论》。</p>
这本书像是有着魔力,一边为维拉克解答问题,一边又给他制造了更多疑惑,吸引着他只能阅读下去。</p>
维拉克翻到了第二篇章‘自由、平等、博爱’。</p>
【发生在五十年前的布列西大革命恰当地把博弈实践归结为这三个词:自由、平等、博爱……为什么用这三个词?为什么不是更少或者更多呢?这里面有深刻的道理。人一生的全部行动都是合三而一的,这就是说知觉、感情、认识同时并存……(注:1)】</p>
在第二篇章中,克里斯不再只将内容局限在平等中,而是拓宽到了他所说的人的本性的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缺一不可的本性再度加深理解。</p>
【从前的人在他们的革命中只知道叫喊自由,过了很久才开始宣扬博爱,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问题是要了解单是自由本身是否不无缺陷,单是博爱本身是否也不无缺陷……在我们由于生命的需要而要求自由的同时,在我们的内心接受博爱的同时,难道我们的智慧就不该宣告平等吗?……这个口号的最后一个词适应人类自身认识的需要,正如其他两个词适应我们生命的另外两个方面即行动的需要和爱的需要一样。(注:2)】</p>
又是许久,看完之后已经是大中午了。</p>
维拉克将《平等论》收了起来,去卫生间洗了把脸,让自己清醒了些。</p>
看完第二篇章,他对克里斯以及这本书有了些忌惮。以他的知识储备、见解水平,很难判断克里斯所说的东西是否正确,所以在阅读时,产生了该赞同还是该质疑的矛盾感。</p>
他看这本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了解反叛组织的情况,可以和克洛伊等核心成员交谈起来不露怯,但现在看书的目的似乎已经不只是这样了,他有了很多的疑问想从书里得到答案,而从书里获得答案,前提是他需要认同里面的内容。</p>
“不能看了。”</p>
维拉克心想。</p>
他承认克里斯是个厉害的人物,所写的内容在动摇他的认知。若是再看下去恐怕自己也会像丹尼尔一样,深陷进看不到希望的深渊中。</p>
——</p>
注1、注2:均删改自皮埃尔·勒鲁所著的《论平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