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这番劝说让张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乡党之所以称之为“乡党”,除了以血缘为纽带之外,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p>
若是张然事事都要给钱,事事都以利益为导向去引导族人以及民众,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与所有人的关系,都是以金钱为核心的利益关系。</p>
这种关系固然可以迅速帮他聚拢起一批人,造成很大的声势,但也可能会因利而起,因利而散。别人可以为了利益追随他,自然也能为了利益背叛他。</p>
唯有将利益与情感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乡党带来的优势,形成更加紧密的关系网。</p>
所以,有些钱张然能给,也必须给,有些钱却是不能随便给的。</p>
既然张然想要依靠宗族以及乡党的力量保护自己,那就要遵守其中的一些规则才行。除非张然有能力制定规则,不然还是不要冒然破坏规则为好。</p>
想通了之后,张然不在执着于给里民们发工钱了,只是嘱咐母亲把家里剩下的那些羊肉全都拿出来煮了,顺便多做点馒头以及面条之类的东西,争取让大家都吃好吃饱。</p>
不过,现在给张然家帮忙的族人们加起来都快四十人了,一次性准备四十多人饭食,仅凭张李氏以及妹妹张穗儿母女两个肯定是忙不过来的。</p>
为此,张然便找到隔壁的张翠儿,请她以及几个同里的少女,一起帮张李氏张罗晚饭。</p>
听到张然的求助后,张翠儿欣然应诺,当即便带着几个相熟的少女,叽叽喳喳的跑来张然家里帮忙。</p>
做饭这种事情,现在的女孩子明显比张然或者三魁这种少年更加擅长一些。</p>
来到张然家之后,张翠儿等人切菜的切菜,淘米的淘米,杀鱼的杀鱼,很快便进入了状态。</p>
解决了做饭的问题,张然又开始纠结于工钱的事情了。</p>
要知道,张然手下的如张婴这样少年们,平日里在张然家里帮着磨面粉,每天最少能挣个三十多钱。</p>
但在听说张然要建屋舍之后,他们大部分都跑来帮忙了,只留下张婴等五六个人还在继续加工面粉。</p>
这样一来,如果将这些少年们与前来帮忙的里中父老们一视同仁,全都不给发工钱的话,等于是断了他们的今日收入了。</p>
可是,张婴等几个加工面粉的人,按照约定,却还是能继续拿到工钱的。</p>
若是给少年们继续发钱的话,就更糟了。明明大家都是自发前来帮忙,干的也是一样干活,为啥少年们发工钱,却不给其他乡亲们发工钱?这不是搞区别对待么?</p>
有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么搞肯定是要出问题的。</p>
所以想来想去,张然也只能一视同仁,暂时将这些少年与其他乡亲,当做一个整体来处理。</p>
不过,这样的话,张然自己心里还是觉得有些过意不去。没道理这些热情的少年们自发过来帮忙,却直接变成了义务干活的,干的活比原来还累,却还拿不到一文钱。</p>
若是如此赏罚不公,不分是非,那么张然之前在张里以及众少年心中渐渐积累起来的好感与威信,肯定是要大大受损的。</p>
所以为了防止此类事情发生,张然便与张婴等一众人商议,将原来工钱每日一结,改成每月一结。</p>
这样做的话,等于是工钱还继续发给他们,只是为了避免乡亲们见到之后心生不满,就不当着乡亲们的面发了。</p>
这样做虽然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但表面上最起码不那么尴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