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正老家是陕西西安府的,祖上虽然也出过几个进士举人,可到他这里,早就是落魄不堪了。
绝对的寒门子弟,在当地名声如何他虽不知,可自他入京师准备科举到现在。
这人的品行都是极为端正的,从不趋炎附势,就连与他一同赴考的考生,他都是少有结交。
顶多就是与他们谈论一些圣人学说,完全靠着自身的能力以及远超常人的毅力,才得以高中。
这样的出身以及品德,正是朱由校所需要的。
别看现如今朱由校皇权高度集中,可不稳定的因素太多了。
朝中局势以及党派错综复杂。
那些依附于王在晋、魏忠贤的官员,名为保皇派,可实际上都是一些势利小人,少有真正的大才。
官场中的势力要平衡,需要能臣酷吏,自然也需要真正高风亮节的清流官员。
如此才能形成平衡,皇帝不需要这种死板的臣子,可国家却需要这种按部就班,严格按照规定办事的官员。
想不到今日在大同,还能遇到此人,还真是缘分啊,他本以为这人早就被排挤到西南或西北偏远地区当县令去了。
他还打算多观察一下他的为官之道,以及品行的呢,现在看来是没必要了。
“怎么,你对朕此番欲出塞作战之事,有看法?”
虽然心中认可了此人,可朱由校还是以一种略显不开心的口气说道。
“臣没有什么看法,朝廷之军国大事,不是我这刚刚踏入官场的骑品小官可以过问的。”ŴŴŴ.BiQuPai.Com
“臣之所以站出来向陛下提问,是想知道,陛下此次是否又欲亲征?”
“朕亲征如何,不亲征又如何?”
“每临战事都需皇帝亲征,莫非是我大明朝没有能臣武将了不成?”
“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当坐镇京师,处理天下之政务,历朝历代,岂有皇帝连番亲征之事?”
“高皇帝以弓马驱逐蒙元,建立大明,光复我汉家江山,赫赫武功在身,可自为皇帝以来,也从未亲征过。”
“臣说句大不敬的话,就算是文皇帝,可也是有太子监国才亲征的,且二十多年也不过五次而已。”
“陛下无皇子,岂能不顾天下民生,短短两年时间就数次出京远征,以身犯险?”
“战阵之事凶险异常,就此次巡边来说,陛下之安危也可谓九死一生。”
“陛下之安危,岂是属于个人?乃是属于大明朝,属于天下苍生。”
“一旦陛下有不测,我大明朝江山社稷,岂不是瞬间就崩塌了?”
“还请陛下能为天下苍生计,莫要行此危事。”
“治理民生、安抚百姓,自有臣等文官去做,行军打仗,自有武将勋贵领兵。”
“若大小之事,都需陛下亲自来办,难不成是我大明朝无人不成?”
听到这话,朱由校不免露出尴尬之色,不由自主的摸了摸鼻子。
这次巡边,虽然是有惊无险,可他作为皇帝以身犯险,差点被杨俊给干死,可是把那些朝臣们给吓的不轻。
消息传回京师没多久,一箩筐的奏疏就送到了他的跟前,上到总理大臣,下到七品小官,都上疏请他速速回京。
就连刘太妃和张皇后都是不顾祖制,来了两封书信,催促他回京。
朱由校自然知道李中正的意思,他一旦出了什么意外,对如今内忧外患的大明朝,更是雪上加霜。
他的命早就不是他自己的了。
其实朱由校对于亲征这事,现在也没太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