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清帝国 > 第六十一章 改革科举

第六十一章 改革科举(2 / 2)

现在国家的情况不可能给他们太高的薪水,而如果强制大学毕业的学子到学堂供职呢?这么做或许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但长期看绝对是一项弊政,人力资源分配到后世已经是一门科学,它受市场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大学的学子无疑处于这种金字塔的顶端,强制安排他们的去向,即使他们接受了也心不在焉,而另一方面,出路无忧也会让一些学生在考上大学后不知长进,就像后世的大学分配制度一样。所以对他们的安排只能引导不能强制。

三天后,一道旨意通过军机处发出。今后凡在县学中供职的学子朝廷授予秀才身份,在府学中供职的学子一律授予举人身份,见官不拜。中国是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在南北朝时期官本位体制就已经形成了,讲究“学而优则仕”。直到今天依然是,很多人为了求个秀才举人的身份皓首穷经,一生苦苦追寻,而在国人眼里有个秀才举人的身份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这对刚刚从大学里出来的学子不能不说是很大诱惑。

而且,方怀酝酿已久的科举改革也将要开始了。

那一场反贪污运动让不少人丢了官,空出来的位子让国家一些部门的运行都出现了问题,解决的办法只有补充一批新鲜血液。而现在选拔官吏的手段只有科举,,两年前自己刚刚亲政,又要准备迎接中法之战,结果那场大比选出来的官员只有刘光第和康有为自己还看得上眼,所以科举是不得不改了。

只是这次科举的改革却没法绕过廷议直接用军机处行文了,这必然又要戳痛朝廷里那些胡子一大把的官员了。

其实对于科举制度的优劣后世也有较大的争论,很多人提到科举制度时,总是片面地痛斥其腐朽,而一等到高考结束,众多媒体便抢着捧那些所谓的“高考状元”,这足以让人思索。

一、科举制度是否可以选拔真才;二、科举制度是否造成中国科技发展迟滞;三、科举制度是否做到公正公平。这是科举制度争论的三对主要矛盾,而在我看来这三对矛盾并非是不可调和的。

科举制度确实选拔了不少人才,从隋唐至明清一千三百年间多数政治家都是科第中人,连清末激烈批判科举的康有为、梁启超、张之洞、严复等人也是科举出身,但科举制也同时降低了人才产生的概率,造就了一大批庸才,范进、孔乙己并非是无中生有,不过这是由于科举考试内容造成的,并非是不可改变。

中国科技技术发展的迟滞,方怀认为与其说是科举制度造成的还不如说是宋朝以来的程朱理学造成的。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历来重治术轻技术,人文学科高度发达,自然科学地位低下,程朱理学和八股取士更是把这种思维推到了一个巅峰。

至于科举制度的公证性,虽然应考者还深受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和主考官人选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也并非是不可改变的,就像现在京浦路修通后,以前进京赶考要走数月现在只需两日就可以到了。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科举制度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不可不改的地步。要知道科举选出来的直接就是国家的官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个政府的形象和效率。<div>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