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蹭蹭,从树林里窜出十几个浑身泥乎乎的人来,如果不是他们手中的毛瑟71式,还以为是当地的土著。</p>
“是自己人。”冯子材身边的勤务兵最先反应过来,猛地从地上跳起来。把那十几个“泥人”吓了一大跳。</p>
1886年2底,6军第四师第二旅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穿过缅甸掸邦高原西部原始森林与第五师会合,结束了这次艰苦</p>
撤退历程。</p>
在用帐篷临时搭起的收容所里,劫后余生的人汇集到一起,他们当中,没有一个衣冠齐整的人,没有一个健康的人,没有一个像人样的人!</p>
多半人都拄着拐棍,还有不少人不能站立。他们之中,有的被人搀着走过丛林,有的是抬出来的,也有的是用膝盖跪着走出来的,还有的是爬出来的。在收容站,没有不得病的人,也没有不带伤的人,但是,没有一个战伤。战伤的官兵早已被丛林埋葬了。活着出来的,都是最健壮的人。</p>
武器几乎全扔光了。重武器进入丛林之前就销毁,轻武器也所剩无几,即使有,许多也不能使用。泥水里泡了一个月,铁的部位锈了,木头的部位朽了,子弹和手榴弹也潮了,臭了,打不响了。</p>
</p>
最伤心的莫过于听到自己同伴死难的消息。在收容站里,死里逃生的人们到处打听自己的长官,自己的部下,自己的同乡或好友。不管找到找不到,都哭。找到了,相互抱头大哭,那是惊喜的哭;找不到,则独自号啕痛哭,那是伤心的哭。有一位老排长拄着一根竹杖,举着一块木牌,牌子上写着全排人的名字,到处寻找自己的士兵。他走遍了各个收容站,查遍了所有的收容登记册,一个也没找着,他对着黑黝黝的大山和丛林,放声大哭:“他们一个也没出来,光剩我一个。为什么光剩我一个?这吃人不吐骨头的鬼地方!”</p>
有个17岁的炮兵,在丛林里快饿死的时候,米,救了他的命。现在,他提着一瓶酒,拎着一只烧鸡,寻找自己的救命恩人。找了三天,别人告诉他,那位班长在山里饿死了。炮兵闻言,把酒瓶砸了,把烧鸡扔了,哭得死去活来。</p>
他到现在还记得老班长跟他的话:“这个苞米给你,撑着走出去,将来我们步兵冲锋还要靠你们大炮支援,你要是倒了,那炮盘上的洋码子我可看不懂……”</p>
冯子材的病情得到医治已经无大碍了,但精神却垮了。清人数的结果,第四师第二旅和第二十师第二旅加起来的幸存者仅有了参谋官的报告,冯子材半天不出一句话来。</p>
二旅旅长方友升是个硬汉子,轻易不一句软话,更不易落泪,此时此刻,却让泪水模糊了眼睛,他痛哭失声:“八千子弟,现在剩下不到一半,我这个旅长是怎么当的啊。”</p>
随着第四师第二旅成功突出重围,标志着这场中英缅甸战争第一阶段的结束。第一阶段,由于中国6军突然参战,英国远征军准备不足,显得十分狼狈,战线一度被压缩在缅甸都曼德勒周围的狭地域。但这时候,英国远征军司令巴克莱中将孤注一掷防守钦察关的举动为英军赢得了时间。大英帝国这时展示出强大的综合实力,迅从东非、印度调集五个师的兵力增援缅甸。</p>
在英军强大的兵力打击下,中**队遭遇了一场大溃败,几乎丢失了他们前期占领的所有土地。不过中**队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展示出他们的优势,他们的士兵几乎都来自中国西南诸省份,那里的环境和缅甸十分近似,而由于缅甸之前一直是中国的属国,所以两国有更多的交往,这使得缅甸百姓一开始就站在中**队一边。除了拥有环境的优势,中**队在武器上也并不处于下风,经过二十年建设,中国已经拥有一批不错的军工厂,他们装备的毛瑟、夏尔普、黎意等步枪都是西方军队的制式武器,火炮的数量上虽然仍旧落后,但他们自行研制的迫击炮弥补了这样的缺憾。这使得中**队在缅甸东部和北部的丛林作战中大获全胜。</p>
英军则在茂密的丛林中,因为这样或那样,人为或非人为造成的损失而烦恼不已,士气也因此大为低落。明面上他们虽然控制了大片地域,但实际上,除了一些交通要和大型城镇,他们的控制力度已经下降到一个相当低的水平。战争因而进入第二个阶段,英国政府在收到巴克莱中将寄回的信函后,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个世纪他们已经两次教训了自大的中国人,这次也不例外,控制着英国政府,有着强烈殖民**的保守党人开始酝酿动第三次中英战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