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大致三四分钟后,李孟羲停下了。</p>
“关将军,我会背了。”李孟羲跟关羽说着。</p>
关羽眼睛把李孟羲一扫,简单的回了一个字,“背。”</p>
“始计,作战,谋攻。</p>
“军形,兵势,虚实,</p>
“军争,九变。”</p>
“行军。”</p>
“地形,九地。”</p>
“火攻,用间。”</p>
李孟羲很流畅的背完了。</p>
除了没有后边的第一第二这些顺序词,一字不差。</p>
关羽正襟危坐,手捋长髯,满意的朝李孟羲点了点头。</p>
背完了,李孟羲就揽着弟弟,在一边等刘备。</p>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篝火中的火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过了很长时间。</p>
刘备依然一动不动。</p>
李孟羲诧异了,频频向刘备看去,关羽也欲言又止看向刘备。</p>
两人的目光,让刘备如芒在背。</p>
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刘备终于撑不住了。</p>
“某,某其实……未……未能记住。”刘备手用力抓着腿上的衣服,他难以启齿,结结巴巴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声音带着啜泣。</p>
卧槽,哭了?</p>
李孟羲错愕。</p>
刘备好像也感觉到了因为背不出就哭有点丢人,他用袖子擦着眼泪,一边挤出了笑,又哭又笑的。</p>
关</p>
羽小声叹气。大哥迟迟没有说话,关羽已经猜到了实情。</p>
“区区几十言,让备为难成了这个样子。哎,”刘备垂泪,“某还如孟羲你一孩童。”</p>
连兵法都背不会,还如何谈扶社稷之将倾,刘备顿觉颓丧。</p>
李孟羲从错愕中缓过神来,他有些想笑,刘备果然如传说那样,动不动就哭了,这么大的人了,因为不会背书,还哭鼻子。</p>
强忍住笑意,李孟羲赶忙安慰到,“玄德公莫哭,怕甚?有我和关将军一并教你,还怕记不住区区几十言吗?”</p>
说着,李孟羲转头看着关羽,“关将军,没有书简,记忆艰难,总纲不过三五十字,不妨写于地上,供玄德公诵记。”</p>
李孟羲一提议,关羽刷的一声站了起来。</p>
也从篝火里抽了根木柴,关羽噌的一声抽出腰间短刀,半跪在地上,用短刀在地上刻字。</p>
地上有一些稀落的杂草,李孟羲忙帮着把草拔出来。</p>
砖头可算有活干了,抢着拔草。</p>
为了自己的事,云长孟羲和砖头忙成了一片,刘备心里一热,一珠热泪又从眼角滑了出来,刘备忙伸手去擦。</p>
十三篇总纲,几十个字而已,关羽拿短刀在地上剜刻一番,便把总纲全刻在了地上。</p>
“大哥,总纲已完。”关羽收刀入鞘,上前拉住刘备的手,把他拉到了地上的字迹前。</p>
关羽手持火把,李孟羲手持一火把,砖头也手持一火把,三人围着地上的一小片字迹,火把的亮光把地上的字迹照的一清二楚。</p>
刘备见这阵势,心里又是一暖。</p>
“其实玄德公,十三个纲目,这样记更好记。”李孟羲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p>
“孙武写兵法十三篇,第一篇为何在上,最后一篇为何在下,其实这不是乱排的。”</p>
“先看前三纲目,始计,作战,谋攻。</p>
正所谓上兵伐谋,战未起,已始于庙算。</p>
故,始计,作战,谋攻,此三目在全篇首列。”</p>
“而后再三目,军形,兵势,虚实。</p>
单看纲目,语义相近,可简里为——形势虚实。”</p>
“再往后,军争,九变,九变我不知道什么意思,不管,单记吧。”</p>
“再往下,是行军。”</p>
“行军得注意什么?得注意【地形】,故行军第九,地形第十,那地形有多少种呢,所以,接着,【九地】”</p>
“正所谓兵法之道,以正和,以奇胜。</p>
纲目前十一,皆是用正兵之道。</p>
最后火攻,用间,为奇攻之法,故放最后。”</p>
“所以十三篇纲目排列,有其规律。这么一看,是否一目了然了?”</p>
李孟羲丢掉手里的小木棍说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