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章离开
卯时一刻,兰芮准时去劲松居问安。()
她一夜没有睡好,早上起来,还是用井水洗了一把脸才清醒过来。
卫王四处寻找这位姑姑,而这位姑姑隐居十多年,恰好这时回来,她不是愚钝之人,自然知道这不会是巧合。自从在鲁先生口中得知她在北疆领军打仗是怎样一番情形之后,对于她的出家,兰芮总觉的是必然。可她现在又回来了,很可能会再次上战场,想着这些,兰芮就唏嘘不已。
走到劲松居门上,她意外的碰见了文夫人。老太太免了文夫人的晨昏定省,兰芮就改了最初的作息时间,原来是先去观荷院,再与文夫人一道来劲松居,这几个月她就改成了先来劲松居,然后再去观荷院问安。
她上前问了安,文夫人漫不经心的应了声,然后就看了看暖阁的方向,这才与兰芮一同去了上房。
锦莲看见两人,笑着去搀文夫人,“老太太已经起了,大太太和三小姐快请进吧。”
两人进去,二房、三房的人都已经到齐,正围着老太太和兰英莲(恩,上战场了,还是用原来的名字吧)说话,老太太看着兴致很高,兰英莲神色淡然,看不出喜乐。
看见两人,老太太止了话头,让人摆凳子。
文夫人坐下,环视一圈,没看见兰茉的身影,随口吩咐兰芮:“你二姐姐做针线累了,许是起晚了,你去看看怎么回事,顺便帮着她梳洗。”
她们才进门,所有人都留意着这边,文夫人的声音不算小,大多数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兰芮刚要起身,老太太已是道:“一屋子的下人,哪就用得着三丫头去?绿枝,你去看看。”
绿枝应声而去。
在这些小事上头,老太太极少驳文夫人的面子,今日当众不给她脸,她脸色不禁变了变。
老太太这样的偏袒,兰芮同样觉的诧异,直到她瞧见老太太说完后看了看身侧的兰英莲,才有几分明白。
老太太大概也是知道她的身份吧?
绿枝才出门,兰茉就到了。
老太太看见人到齐,吩咐下人摆饭,“要是千乘和渊哥儿在就好了,一家人齐齐整整的坐在一起吃饭,比什么都重要。”
兰千骑笑道:“母亲放心,这次有姐姐出战,一定会扫平鞑子各部,保管他们二十年都不敢应战,只要北疆战事一平,咱们一家的团聚指日可待。”
一句平常的奉承话,却戳到了老太太的痛处,她最不愿听的就是兰千乘不如兰英莲。她淡淡的应了一声,起身往摆饭的偏厅走。
兰芮跟在后面,她这时才知不止她一人猜到这位姑姑为何回来。
也是,当初卫王大张旗鼓的寻找她,只要稍微动一点心思,都能知晓。
一共摆了三桌,两桌与平常一样,另一桌全是斋菜。
众人依照平常家宴座次走到自己的位置跟前,兰芮刚要落座,老太太便唤她和兰茉,“你二人父兄在北疆,你们过来和我一桌吃斋菜,也算替他们积福。”
兰茉静静的走了过去,兰芮悄悄看了一眼兰英莲,也跟了过去。
老太太拍了拍左边的凳子,让兰茉坐下,又指了指右边,示意兰芮坐。兰芮愕然,老太太指给她的位置,其实是在老太太和兰英莲中间。这样的安排,看似老太太心疼孙女,一刻也不让两个孙女离开自己左右,但兰芮却分明感觉到,老太太这是刻意安排她坐在兰英莲的身旁。
兰芮坐下,有小丫头将她们的碗碟移了过来。
赵夫人看着,笑道:“既然是为大伯和渊哥儿祈福,倒不如将荤菜撤了,一家人全都吃斋才能显示咱们的诚心。”
“都做好了,撤下去不吃就是浪费,浪费吃食也是罪孽,吃吧。”老太太拿了筷子。
其余人静静的拿起筷子。
马屁拍到马蹄上,赵夫人讪讪一笑,也端了碗。
兰芮夹了一张嫩玉米饼慢慢吃着,她没有回头,但她能清晰感觉出有一道目光不时的扫过她的脸。她犹豫了一下,换了一双干净的筷子另捡了一张嫩玉米饼,放到兰英莲跟前的甜白瓷碟子里,笑道:“这是用庄子上送来的嫩玉米磨浆做的,有一股甜甜的清香,姑姑尝尝,看喜不喜欢。”
兰英莲抬头看着她,眼中的惊讶慢慢的变成了笑容,她夹起玉米饼吃了一口,“的确有一股甜甜的味道,我很喜欢,你也多吃点吧。”
兰芮笑着点了点头:“姑姑放心,我会的。”
老太太停下筷子,看了两人一眼。
到底是母女连心。
用过饭,老太太借口昨晚睡得晚,还要睡一会儿回笼觉,遣散了众人,单留下兰芮,与兰英莲道:“三丫头所住的清风馆坐南朝北,房舍又多,是个好地方,你在家住的时日短,我懒得单独拾掇院子给你住,不如你搬去和她同住吧。”
兰芮闻言就道:“那我这就吩咐下人准备。”
“不用了,我早已习惯庵堂中清净的生活,住在家中反而不习惯……请母亲替我备车,我想回三山庵。”兰英莲自是明白老太太想安排她与兰芮单独相处,只是,注定不能在一起,她又何必去过多的接触?
老太太笑道:“庵堂清苦,哪里比得了家中……你还是就住在家中吧,若是不想去清风馆,那我就让人将佛堂收拾收拾,你到佛堂住吧。”
兰英莲能统领三军,心思自然不是常人所能比拟,老太太这一句话看似替她着想,但她立刻听出了弦外之意——老太太怕她不辞而别。
她淡淡一笑,转头看向兰芮。
兰芮明白过来,两人这是有话要说,便笑着告辞。
待兰芮走了,老太太屏退下人,道:“我已经将消息递给了卫王殿下,他肯定立刻会禀明皇上,不知皇上什么时候宣你进宫面圣,你住到三山庵,互通消息不便,难免延误进宫的时间。”
兰英早已敛去面上的笑容,正色道:“那孩子是个聪慧的,我在此多呆,只怕她会看出端倪来。”她顿了顿,“母亲若是担心不便互通消息,可以安排两个媳妇子住到庵中,由她们来传递消息,你看如何?”
她主动提起安排两个媳妇子传递消息,不过是想安老太太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