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哲跟武三吹牛,旁边两个老人就只能听着。
他们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就只能根据陈文哲的提议,认真比对瓷器的款识。
款识,特别是宫廷官窑器的款识,每一款,都有档案记载。
这一点陈文哲也不算是提醒他们, 因为只要是懂行的,都知道,而且能看一眼就知道跟真品有什么区别。
如果是新手,也许还要专门找出清宫档案之中的款识,一一比对。
但是对于这些老手,就不用这么麻烦,他们能把所有官窑的款识,全部印在脑子里, 如影随形, 达到这样的程度之后,就能一眼就看出仿品的不足。
当然,清宫档案之中,不止是记载款识的式样,还有其他。
所以说,对于清代粉彩瓷器的鉴定,清宫造办处档案极为重要。
古代人烧制瓷器是认真的,他们认真的超乎现代人的想象。
比如制作一件瓷器,古代匠人可不是如同陈文哲一样,想起什么做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
他们都是做的定制瓷,从设计、模具到工艺,都是事先设计好了的。
所以,款识,图案,文字皆有定式, 如果你现在在市场上看到不符合定式的东西, 极有可能就是新仿品。
对款识的研究, 对于清代官窑极为重要。
乾隆粉彩官窑瓷器大多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六字款,少数书‘乾隆年制“篆书四字款。
民窑粉彩器亦有书六字款和四字篆书款的,但款识书写极不工整。
这些仿制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只要熟练,字体写的好就可以。
陈文哲虽然不是专业写款的,但是他要认真起来,肯定不是一些专门写款人可以比拟的。
专精一行,虽然很重要,也很容易做的更好。
但是,这样也限制了眼光、格局,甚至是手法!
要知道,古代的制瓷匠人,可没有专业写款的,他们都是从头做到尾。
两个老人互相对了几眼,接着同时摇了摇头。
他们过来可是带着任务的,最少也要找出点瑕疵,这样也许能多弄几件高仿离开。
就算不可以, 也不能让陈文哲小看了。
可是,事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之外,他们是一点毛病也挑不出来。
看的时间长了,一名老头敲着一件大盘,听着那清脆的声音,看着盘底露出的胎泥,一脸苦笑。
“你这胎泥,不知道卖不卖?”
憋了好一会儿,好像是忍不住了,老头才开口询问。
“卖!”根本就不带犹豫的,乾隆时期的青花釉料都卖给武二多少了?
现在他们连胎泥都想买,陈文哲又怎么可能不卖给他们?
再说,好的胎泥,他不卖,武二他们就买不到了?
谷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