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说陶土的研磨,古代只能用石磨来粉碎、研磨,而现代机器能达到的效果,就绝对不是石磨能够比拟的。
当然,虽然现在有了球磨机,但有时候还是需要用这个磨盘来研磨矿石。
古法工艺虽然有着很多缺陷,但是有些手工做出来的东西, 才能达到特定的效果。
所以,不能完全使用现代机器,要不然很快适得其反。
取一些陶土,再把陶土敲成小块,然后再一点一点的研磨。
这个太需要经验了,一般人从学徒的时候, 每天就是这样一点点做过来的,周而复始。
每一步的距离都很平均,手上的力道也很匀称,这些都是长在工匠的骨子里,记忆中。
往往做个几年才能成手,而做个十几年,几十年,才能成为大师。
想一想,只是磨一下陶泥,就每天上百圈,持续几十年在这个小小的磨盘边不停的行走,这行走的长度,至少可以绕着地球36圈!
其实对于陈文哲来说,做这一切没什么难度。
主要是他经过了泥人张传承的洗礼,要知道泥人张的手艺,可以说已经把挖泥巴做到了极致。
如果是原来,陈文哲哪里会知道,泥料做到最后,还需要陈腐?
最重要的是, 陈文哲还能通过泥人张的传承, 更进一步的处理泥料。
比如添加一些东西, 像是棉絮、草纤维等等,这样做出来的唐三彩陶俑,就不会有开裂的现象,至于掉色什么的,那就需要看调制釉料的手段了。
这一次制作唐三彩,陈文哲要的是唐代三彩陶器的那种艺术效果,可不是为了做高仿。
所以,劣势、缺陷要摒弃,他只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
比如,从出土的器物胎体来看,唐代的工匠们对胎料的选择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石英... ...
颗粒等矿物杂质。
在这一点上,就可以精益求精,先用球磨机磨碎矿料,最后人工处理一下。
这样既可以得到手工制品,也能够达到最细腻的程度。
这样处理对于前期的泥料制作,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幸亏现在只要有钱, 什么都能买得到,就算是陈腐十几年的泥料, 只要你有心、有钱, 也是能买得到的。
之前李金鲤就买过陈腐好几年的高档高岭土,现在再买一些特定的泥料,也不在话下。
如果陈文哲想,他甚至可以直接购买合用的陶泥。
这就是现代工业产业链的厉害之处,这样他就不用浪费时间,经过挑选、舂捣、研磨、淘洗、沉淀、揉搓、捏练、陈腐等系列工序,才能加工成备用的陶泥。
当然,这一次他还是需要做一下的,毕竟有些事情,了解的再多,不做一次,总是差点事。
对于制作各种泥料,陈文哲十分熟悉,做的也很快。
主要他购买的高岭土都算是半成品,他只要稍微处理一下,和成泥就可以用。
所以,制作起陶泥来,他的速度很快。
而有了合适的泥料,还需要制模,有了模具,一些器型做起来就很方便。
制模,是将雕塑成型的作品进行分割、翻模。
简单的造型分割较少,甚至少到只需一、两件模具。
复杂的造型如天王俑、镇墓兽、形态各异的马、建筑模型等往往需要翻制的模具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