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2 / 2)

“皇兄,我李璥虽没有经验,但这经验不是凭空说出来的。没有实际经历战场杀敌,谁又有这些经验呢?难道皇兄你是吗?”李璥不慌不忙的反驳着,说出来的话却十分不客气。

“你……”李亨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怎么说?反驳他?可是李璥说得句句在理,怎么反驳?

话说这李亨其实挺不幸的,在未出生时,便差点被打掉。幼年、少年时代,又耳闻目睹了皇宫内院的纷争与倾轧。成年之后,东征西讨的忙活半天,却始终得不到李隆基的好感。

他母亲杨氏出身于弘农华阴杨家,为关陇地区的名门望族。杨氏的曾祖父杨士达在隋朝时,任门下省纳言,父亲杨知庆以祖荫为官。(据说武则天的生母就是杨士达的女儿。若从武则天的母亲这里算起来,杨氏要比李隆基高了一辈,这种不同班辈之间的婚姻关系在李唐皇室中并不稀奇。)

景云元年八月,与杨氏成亲的前几天,这李隆基才被册立为太子。不久,杨氏便有了身孕。儿育女本来是人之常情,天之大伦。可是由于此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关系紧张,他担心太平公主会借题发挥。历史上借口太子耽于女色难当大任而行废立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像隋文帝时太子杨勇因宠爱貌美的昭训云氏,被母亲独孤皇后认为难以隆兴基业,结果被废;太宗时太子李承乾喜好声色,因特别宠爱一位太常乐人,招致太宗皇帝大怒,也终被废黜。正由于这种原因,李隆基内心焦虑,便让属下秘密弄来一些堕胎药,打算将这一小生命扼杀于母腹之中,但思来想去,最终没有施行。

李亨出生以后,没有能够与生母杨氏生活在一起。因为杨氏仅是太子姬妾,而太子妃则是后来做了玄宗皇后的王氏。在等级森严的宫廷中,太子妃的地位要比其他姬妾优越得多。此时的太子妃王氏一直没有生养,杨氏自觉班次在王妃之下,不敢独享为人母的喜悦,便把李亨送给了王氏。

而这李亨其实也挺聪明的,李瑛被册立为皇太子的第二年,他就被拜为安西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各设副使,他所任职事只系遥领,并不出阁就职,从此,唐朝始开诸王遥领节度使之例。这一年,李亨才6岁。李亨初明世事,就已显得与众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英姿卓然。

史书上说他:“聪明强记,属辞典丽,耳目之所听览,不复遗忘。”更难能可贵者,李亨“仁爱英悟,得之天然”,他没有放纵过人的天赋,也没有锋芒毕露,从不让人感到他有什么威胁。开元初的十几年,李亨只是很安静地在宫中读书。玄宗特意为诸王子选派了师傅教其学业,李亨有幸以贺知章、潘肃、吕向、皇甫彬等名士为侍读,他的文化知识与素养提高很快。

“父皇指派本王领兵出征,肯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难道你认为父皇做事,会不加思考吗?”

李璥这话说得十分重,李亨说对也是错,说不对也是错。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还好李隆基看着他们那样子,不想让他们加深彼此间的矛盾,适时的出声制止了。“好了,多说无益,朕心意已决,不用再说了。”

“是,儿臣等遵命。”这他们的老爹都这样说了,这些当儿子的还能说什么?怪只怪自己刚才为什么说得太慢了,而且也没有李璥那样的运气。回去之后,要好好的探查一下,这小子到底从哪里弄到的赤岭,为什么一点风声都没有?

对于那些皇兄投到自己身上的,那热切的目光,李璥视而不见,此时他心里是即激动又得意,感觉自己连血液都沸腾起来了。战场,那是啥玩意?英雄豪杰扬名立威的地方。虽然听说那里的条件十分艰苦,但自己也不是吃不了苦的人。除了想去见识以外,更想亲自上阵杀敌。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