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寿堂后堂书房里,保存着不少书籍,有科普读物、连环画,甚至古典小说,这些书陪伴宋含玉度过了一个欢乐充实的童年。()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一些医学专业书籍、医学杂志甚至中医古籍线装书、手抄本等。
这些手抄本,是历代前辈行医的一些心得、经验、秘方、偏方,以及一些特殊病案记录。这里边曾经记录了一种特殊的蝇类-----嗜血蝇,以及由嗜血蝇引发的特殊病例。
嗜血蝇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苍蝇突变而成,是苍蝇的一个异种,形态与苍蝇差不多,只是体型略小,颜色发红,唯一的特性就是嗜血成性,专门叮咬动物的出血伤口。但是它又跟蚊子、牛虻不一样,不具有主动攻击性,也就是说它不会叮咬动物完整的皮肤,只是喜欢吸食动物伤口的血液。由此看来,这种小动物的危害性其实也并不算很大。
这种嗜血蝇在自然界存在的数量极少,因为动物受伤后的血液是它唯一的食物,这种极端的摄食特性决定了它的个体数量不可能很多。
手抄本上记录的也是一个外伤患者,是被铁叉扎伤小腿,因伤口较深,而铁叉上的脏物又遗留到了伤口里,致使伤口发炎溃烂,流脓出水,久治不愈,后来辗转来到宋家保寿堂求治。
当家的看了伤口之后,心里已经有了底,这样的外伤见的太多了,对于保寿堂来说,并没有什么疑难棘手之处,处理起来自然是手到擒来。
这种扎伤,伤口往往较深,叉上的脏物极易遗落到伤口里,在伤口里引发腐烂,看着口子不大,而且表面也没有太过异常的表现,其实伤口里边已经掏空了一大片,形成一种口小肚大之势。
对于这种伤势,就必须采用手术兼药物的综合治疗办法了。就得用专门的手术刀片将创口扩大,然后用特制的刮匙伸到创口里把腐肉刮去,然后用泡制的药水反复冲洗,最后放入药捻子。药捻也是经过多种药物泡制的特殊棉绳,作用就是引流创口里的污血和坏死组织,而且上面的药物还有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之功效。
治疗这种伤势,对宋家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稀松平常。当家的亲自动手,给伤者清创之后,放上药捻子,用纱布象征性的包了两圈,就结束了治疗。
整个过程很快,因为只有尽快的处理完伤者的创口,伤者忍受痛苦的时间才能越短。刚才用刮匙搔刮创口,那是非常疼的,当时根本就没有西药这一说,更别提、利多卡因了,治疗外伤全凭伤者强忍疼痛。有些大伤治疗起来更是疼痛剧烈,苦不堪言,往往需要将患者捆绑起来,或者强行按住,才能施治,患者最终还是要疼晕过去。
由此看来,中医治疗外伤也是存在不小的劣势,虽然历代中医都在搜寻、研制能够产生麻醉作用的药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终究不够理想。对于像“麻沸散”这样的那只是传说中的存在。
清理完伤口后,又给伤者开了两副中药,用以活血化瘀,去腐肉生新肌。
因为当时也是盛夏,就嘱咐伤者到家后将包扎创口的纱布每隔三个时辰都要解开,将创口晾一晾,透透气,将药捻转动转动,这样有利于创口更加通畅地引流,又可防止药捻与创口粘连。还让伤者隔一天过来复诊换药。一切收拾妥当后,伤者就千恩万谢地告辞回家了。
等第三天伤者过来复诊的时候,却发现创口有了意想不到情况。
只是往伤者的腿上扫了一眼,就知道出状况了。
鲜血早已浸透了纱布,顺着小腿淋漓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