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邓玉函和王徵之外,其他的人早都已彻底听晕了头,浑不知王锐说得是什么。其实就算是王徵也是听的一知半解,就更别说信王与朱纯臣等人了。
信王与朱纯臣已经见识过王锐的太多奇迹,但此刻仍不免感到万分诧异,心说难道这些玄而又玄东西也是出自于仙家典籍不成?
不过眼下不是寻根问底的时候,所以二人也惟有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继续听。不管怎么说,从那老外的样子就能看出来他对王锐是佩服万分,心里面自然也感到十分得意和高兴。
邓玉函也被王锐所说的数字深深震撼,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他很想立刻问一问这个数字是如何得来。
可是转念一想,这肯定是个复杂的过程,不适合眼下探讨,于是将话题又转移到了蒸汽机上,想要知道这种机器又是如何能利用上气的力量。
王锐微微一笑,当下命人取了火盆来,然后将盛满了水的铜壶座于其上。
接下来的过程就像是我们小时候听到的那个故事一样,水被烧开了以后,蒸汽从壶嘴喷出,并推动着壶盖上下跳动。
王锐笑着对众人说这就是蒸汽了,所谓的蒸汽机就是以此为驱动力。如果真的能够将其制造出来的话,将来必会替代现在的人力、畜力与水力机械,使生产的效率得到一个飞跃,完全进入到一个新的蒸汽机器时代。
为了让邓玉函和王徵更加明白,王锐简单画了个草图,一个连接容器的汽缸,一个活塞。
基本的原理很简单。当容器里地蒸汽冷凝后,就会产生真空,于是大气压力推动活塞运动。重复这个过程,活塞自然就会连续运动,这就是大气机的工作原来了。()等到将来能够产生出高压蒸汽时,才会真正由蒸汽做功,成为名副其实的蒸汽机。
其实中国古代的科学家早就做过有关真空的实验了,《淮南万毕术》中有这样的实验记载:将沸水倒入很薄的铜瓮之内,又不注满,将铜瓮密封。投入井中,在下沉过程中,铜瓮遇水受冷,发生爆炸。声似雷鸣。
这个“铜瓮雷鸣”的实验,事实上是由于盛沸水的铜瓮骤然遇冷,内部沸水变冷后造成局部真空。这样外部大气压加上井水压力就将铜瓮压破,爆炸出雷鸣的声响。
这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真空地实验。这个实验完全可以按照人的意图发展为一种受控实验。但是我国古代没有构造自然观,没有将些实验转化为真空理论,所以不能与技术结合起来,自然也就发明不出蒸汽机了。
而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里等人对真空理论的研究。使得人们想到可以利用真空把大气压力作为动力加以传递。
接下来工程师们发现一个充满蒸汽地容器一旦冷凝,就能制造真空。这种设想最终导致了原始大气机的出现。
1705年,一个叫纽康门的工匠结合了种类大气机地优点制成了在工业上有较大用途的大气机,这就是蒸汽机的雏形。而我们熟悉的瓦特并非是看了水烧开的现象从而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而只是个对蒸汽机地改良作出了最突出贡献的人而已。
历史上蒸汽机从发明到完善当然是个极其复杂而又漫长地过程,但王锐既是穿越而来,又了解其中的窍要,那结果就只能说是逆天了。
看到邓玉函和王徵已经明白了原理,末了王锐就又搬出了他那套“台词”,说自己虽然从仙家典籍中知道了气的力量以及蒸汽机的原理。|| ||但具体要如何实现却是不知。所以想请他二人帮忙,最终将这一划时代的机器给制造出来。
王徵本就有一颗科技兴国之心。自然明白这蒸汽机若是制造出来的话会对大明带来多么大的影响,所以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邓玉函就更不用说了,以他对科学的狂热,眼下知道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和如此神奇地机器,你就算是让他罢手不理也难,因此心甘情愿地被抓了“壮丁”,并且最终起到了至关重要地作用。
就这样,邓玉函和王徵进入了军器局,主要负责蒸汽机的研究,当然也参与其它机械地研究、制造。
有了他二人的加入,军器局的研究实力可说是大增,从此也算是有了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