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个鼎鼎重要的印章,有人敢雕刻的如蒙童写的一般。这在古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等到摔了第二个瓶子。孙明辉这一次不用乔迁说,立刻拿起来那个瓶子底看起来。不看还好,一看他的整个人都惊呆了。难道真是有那么巧合的事情吗,难道乔迁讲的都正确吗?
华有为也想知道答案凑过来将两个瓶子的底部拿起来一比较。他发现两处印章居然是一模一样。乾隆年制四个字无论是形态大小,还是神韵上来看都是一样的。
能发生这样的事
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这两个瓶子里的暗记是用印在上面的,要是人写的话,不要说是写在瓶子里面不可能写的那么一模一样,就算是你写到一张纸上,想写出来一对这样般配的四个字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华有为见过的希奇古怪的东西也算是不少了,但是,象这样奇怪的事情还是第一次遇到。他好奇的问:“乔老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用那么大的印章在里面印上暗记,瓶子口不够啊,难道这个瓶子是分两次制作的胚体。”
在有些瓷器里面,若是一次无法造出来一个胚体,那就分两次甚至是三次来制作。然后分开制作的胚体再组装到一起,象变形金刚一般组成一个完成的瓷器,这才入窑去烧制。
不过,一般的情况下,能用这样的方法制作的瓷器一般的来讲都是很大的大型瓷器。这样的瓷器通常的身高都在一米一上,一次完成一个胚体无法保持它的形态,这才采用组合的方式制作。华有为想到的就是瓷器里面这样的一种制作方法。
要是真是采用的是组合制作胚体的方法,那一切都好解释开了。就算印信比瓶子口要大的多,那也是没有关系,直接在在瓶子底上盖上印章,然后再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瓶子下烧就行了。
一个瓶子是怎么烧制出来的,乔迁还能看不出来吗?这个双耳瓶高不过一尺有余,根本不用采用组合法来烧制。
所以,乔迁说:“组合烧制瓷器,那是一个精细的活,技术要求很高,一般的人是做不出来的,太费事了。要烧制组合瓷器,一定要是烧瓷器在二十年以上的老师傅把握各道工序。里面要是有一道工序出现一点的错误,那就是一个不可挽回的损失。
就这样一个赝品,高不过一尺而已,还用不着花那么大的力气来烧制。它就是一个整体的胚体制作出来的,然后盖上印章烧就完了。宫廷的作品还有可能,民间的就不会那么不惜物力了。”
华有为看了看瓶子的内壁,光滑的就象是一张白纸一般,一点接驳的痕迹都没有。
要是用组合发制作的瓷器,外面虽然因为色的掩盖看不出来有什么接驳的痕迹,但是在内壁上还是能看的出来明显的接驳的痕迹。这是烈火无法掩盖的事实。这样的瓷器大则大矣,但是确认不那么完美。小件的瓷器在整体上虽然完美了,但是在个体上就没有优势了,这正是符合天下事没有十全十美的,鱼与熊掌,只能得一样而已。
乔迁拿过两个瓶底解释说:“上面的两个暗记,确实是一个印章印在上面的,这一点是无疑了,至于为什么上面的文字显得那么不工整,那是因为当初的时代背景造成的。”
孙明辉总算是能插进来一句话。抢着就说:“时代背景我知道,乾隆时期的经济繁荣,制作这些奢侈品的技术更是登峰造极,是古代社会的一个高峰时期。乾隆有自夸为十全老人。所以,对自己的用品个方面要求的都比较严格的。宫廷里面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印章出现。宫廷里面制作的赝品向来就是大方的把年代的落款写在外面的。”
乔迁点了点头说:“没有错,康乾时期确实是古代社会的一个高峰期,但是它的繁荣和这个印章如此一般是没有直接的联系的,倒是它的文化镇压和这四个字有关系。文字狱你们想必都不陌生吧,一部明史,七十多人掉了脑袋。你想一想,在那个时期,写什么字迹能不小心吗?要是被小人抓到了把柄,告到官府里面,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做赝品并不是什么大罪,但是一旦和文字狱有了什么牵连,就算是事后不死,也要掉层皮。”
孙明辉知道清朝的文字狱,也知道明史里面的庄家等人也是比较冤枉的。甚至还有人因为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而掉了脑袋的事情发生。可是,就算是吴知荣那小人复活,恐怕也不可能挑选出来乾隆年制这四个字的错处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