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晓伟忍住笑,正经地说:“东建伯,你别急,我找到一个方子了……”</p>
覃东建皱眉说:“山葵叶子、根茎的霉黑点越来越多,再这样下去,我们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昨天你还忧心忡忡,今天你就找到办法了?”</p>
陶晓伟不紧不慢地说:“你放心了,我今早在我菜地喷药了,等明天看霉点下不下,实验成功了我就让大家按我的配方施药……”</p>
</p>
覃东建着急地问:“药方呢?让我看看,这种病害真难缠,我用了灭虫灵喷洒了几遍都没有效果。你是拿什么药做配方的?”</p>
陶晓伟见他坐不住,指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公式、数据说:“我查找了很多书,才发现云南高原的人们用这种方法来防治山葵虫害。”</p>
覃东建虽然小时候只读到小学毕业,文化底子薄,但是乡村书屋建起来后,也读过不少农业种养的书籍,不明白的字又有一帮青年人可问,读书看字没有问题,他看了看陶晓伟笔记本,点点头说:</p>
“这回好了,有治山葵的药方。你已经喷药了吗?霉黑点消失了没有?”</p>
陶晓伟拉住坐长条凳上,说:“今早刚喷的药,哪里那么快就见效果了?过今晚,明天这个时候才能知道结果。”</p>
覃东建被迫坐下,他竖起大拇指对陶晓伟说:“晓伟,说实话,有你这个村长,我们一百个放心。要文化有文化,要技术有技术,要公心有公心,你是咱们村真真正正的领路人。”</p>
陶晓伟淡淡一笑,说:“什么文化也好,技术也好,学来就是大家共享的嘛,要是只自己一个人用,那不浪费了吗……哎呦!你干什么?”</p>
他话没说完,覃东建一手重重拍在他肩膀上,夸赞道:“我就说嘛,你当村长最好!有眼光,有点子,真心为大家着想。”趁着高兴,他接着问道:“晓伟,山葵比水稻和甘蔗难侍候,种植时间长,一年半到两年才能收成,但是价格高,我们都相信你。现在我们大家只收摘叶子来买,价格不凸显。伯问你一句实话,明年入夏收割根茎,一亩可以比稻谷多得多少钱?”</p>
陶晓伟虽然对村民说了很多遍,种植山葵效益高,但是农民眼见为实,他们不少人还在担心山葵的经济效益。于是,他撕下一张草稿,给覃东建细细列出一亩地种植一茬山葵的成本、收成、价格和最后的实际收入,还把山葵亩产情况和水稻、甘蔗做对比。覃东建看得清楚,连连点头,满意地说:</p>
“照这么看来,还是种植山葵值!以两年产量算,跟四季水稻和两茬甘蔗比,收益高得多。咱们莲花村种植水稻和甘蔗属于一流水平了,可是大米和蔗糖价格低,大家收入上不去,正愁呢。看来,你欸我们找到一条新出路,太好了。王宗良和李广兴两个家伙还忧心忡忡,害怕种山葵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回我让他们看你的计算的结果,看他们还愁什么?”说完,把陶晓伟的草稿仔细地折起来,放进口袋。</p>
覃东建走出陶家院门,眯眼看看天,太阳白花花,晒得吓人。他转过屋角,径直往王宗良家走去。</p>
王宗良在正门前的树下编织泥箕。他远远就喊起来:“宗良哥,今天编了几对泥箕了?张学问不在了,莲花村就数你编织手艺最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