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苏翎想了想,说道:“我倒也没算过这几年用过多少,军中用的布匹,还得胡显成才清楚。想必,那些布匹,还有民用的部分吧?”</p>
“是的。”严安途答道:“将军,这军用,只能算是占着三成之数。实际上,辽东得到布匹,除了一部分运往海西、东海之外,还有与朝鲜商人交易一部分。真算下来,每年十万匹,还不够所需的。”</p>
“真有这么多?”苏翎有些好奇,说道:“往年辽东也有这么多需要么?”</p>
赵毅成说道:“大哥说的是哪一年?”</p>
苏翎一笑,说道:“当然是说我们还没出山的那些年。”</p>
严安途便答道:“往年没有这么多。这一是因路途太远,海运远没有现在便利。再说,这经山东过海去辽东的路上,各地盘剥勒索的关卡,可让商家赚不了多少利钱。再就是,辽东当初都是由朝廷拨付布匹,以供军需,不像如今都是要用银子买的。那数目可就不太清楚了。不过,的确没有眼下这般多。”</p>
“十万匹......”苏翎自言自语道:“这得要多少银子?”</p>
这还心里真没数。苏翎一向只管军营,这余下的银钱、物品,都向胡显成、胡德昌调拨便是。</p>
“将军,”严安途说道:“这都是数百匹,近千匹一次这般运送的。积少成多,便有这个数了。如今辽东往返山东的商队,每一趟都有携带。”</p>
苏翎想了想,问道:“山东地面上,没有大的布商么?”</p>
严安途笑了笑,说道:“将军,能一次卖出数百、上千匹布的,就是已经算是大布商了。”</p>
当然,苏大将军的军需、饷银总数是以百万计,这数百匹布也不过千多两银子,这大小之分,便自然不同。</p>
严安途接着说道:“这几年,辽东所需棉布日多,在山东地面上的布商,大多与我们有过交易。但这数量,却是不及供应,往往都要等上一段日子,才能接得上,这也是为何都是分批运往辽东的原因之一。”</p>
苏翎瞧着严安途,笑道:“这就说道你最初那句话了。山东所产的布匹,不多么?”</p>
严安途说道:“不多。山东布商,除了本地所产棉布之外,还要往松江、苏杭、南京一带贩运,这里面,辽东所需虽占了大头,但山东本地,确实产量不大。”</p>
苏翎说道:“嗯,你接着说。”</p>
“将军,”严安途说道:“这山东百姓,除了种粮之外,便是种棉最多,朝廷的赋税,也是要缴纳布花的。是故,这每家每户,可都种有棉田。那米粮、豆麦用来自家食用,这棉花却是用来换银子的。山东棉花产量,为数可是不少。但大多都由江南那一带的织布作坊购去,每年,运河上往来棉船,可也有不少。”</p>
严安途看了苏翎一眼,渐渐步入正题,说道:“山东本地,虽也有一些织布作坊,但都不过几十人,上百人,且多分布在运河一带。”</p>
这山东运河一带,便是眼下徐鸿儒闹事的地方。</p>
“在登州府这边,却还没见有雇人织布的作坊。山东全境,大多是百姓自家纺棉织布,那些布商,也都是在从百姓手中收购而来。那棉布的品质,便远没有江南一带的好。如朝廷需要最多的三梭布,一般的山东百姓家里,便织不出那般好的档次。”</p>
苏翎看着严安途,问道:“你打算如何办?”</p>
严安途又是一怔,但立即说道:“属下在江南一带行商时,便留心过那些有关织机的事情,与一些老师傅也有过叫道。所以,属下想在登州府,专门设立一间较大的作坊,采买棉花,雇人修造织机,然后集中起来,办个大作坊。”</p>
苏翎看了看赵毅成,笑了笑,却没表态。</p>
严安途忙接着说:“将军,属下算过,这在登州府办作坊,棉花就在山东本地采买,人手也在本地雇佣,只需花些银子修造一些织机,这若都办妥了,以年产一万匹布来算,这每匹可能省下一钱银子。”</p>
这自己织布,只要量能大些,总要比买划算。一钱银子省下来,一万匹便是一千两,虽然数目不大,但毕竟在登州府,是头一回。</p>
严安途说的急切,那苏翎却猛然回了一句,说道:“一万匹?不,要办,就要办年产十万匹的大作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