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浆喝进肚里,阿史那博恒的眼中,再升腾起一层水雾。
宋通走近前,拍拍他的肩膀,宽慰着说道:“阿史那,我们兄弟,以后必可做成大事!”
一旁的阿布思听了,赶紧凑近前说道:“我们结为兄弟,那就是一起做大事了!”
几人相视后,都是大笑。
既然结成了联盟,那就要对部伍进行整合。
可是心存私念的阿布思,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勇士,真正听命于宋通的。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
其一,宋通带来的兵将固然整齐,又带着什么火器营的新奇名字。可是阿布思,毕竟是十万部族的酋长。无论从兵马的数量上,还是战士的勇猛上,阿布思当然会认为自己胜出很多。
大漠蛮族的人们,平时是放牧游猎,遇到争端时就是骑在马上的战士。
这十万部众,阿布思可以轻易挑选出来三几万人,随他纵横大漠、驰骋草原。
因为才从西域过来不久,他们的习性、脾性,都带着荒蛮的血腥气。
曳落河,即勇士。这个称谓,赋予阿布思的同罗、仆固族战士,是当之无愧的。
而且,历史中也的确如此。安禄山为了争夺这些曳落河,最后甚至激怒得阿布思叛唐。最终,有一部分同罗、仆固的战士归属了安禄山,的确凶蛮地协同叛军占领了长安。
第二个原因,就更为简单了。阿布思并不是真心想要归附大唐,而是怀着称霸草原大漠的雄心。
这个雄心不时地激荡在他的心头,他怎么可能真心听从宋通的讲解,去真正地为融合大漠诸族而战斗呢?
阿布思想要的,是利用宋通这些兵将,达到他覆灭突厥、降服骨力裴罗率领的回纥、击散剽悍的黠戛斯人的目的。
宋通对此心知肚明,却也暂时不挑明,也并不和阿布思做更多地勾心斗角。
他先是派人去到长安,向朝廷通报了自己率领火器营的兵将们,已经顺利到达阴山一带,并与游荡的阿布思部众相遇。
在牒报中,他再申请朝廷命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派更多兵将戍守于唐境北部边地的同城守捉军。这样,如果草原上发生大战时,宋通的火器营兵将先行战斗,随后的唐军就可以攻占更多地盘,挤压蛮族的生存空间。
另外,他又特别提及了目前在朔方军中名气很大,但是官阶不高的一个人。这人年仅二十岁就获得了大唐朝廷武状元,但直到晚年的六十来岁时,他才真正地显露峥嵘,在打击安禄山叛军的时候,成为一代名将。
这个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郭子仪。
既然他很年轻就获得很好的出身,为什么一直在军中藉藉无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