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她对陆月名的观察,他应该没这番心思。照陆月名平日里的行事看来,他可能都没注意到在院子里那一丛丛灌木后,种着很多药草呢。</p>
那……想来都是陆寒弄的了。</p>
看来,他对医药还真是上心啊!</p>
午膳时,芳菲只见到了陆月名和陆寒,却不见何氏出来吃饭。陆寒见芳菲疑惑,便说:“母亲身子不适,在她房里歇息了。妹妹不必等了,我们三人先吃吧。”</p>
“哦……”</p>
芳菲有些担心何氏的病情。从何氏的气色和她早上的描述看来,应该是得了痢疾。痢疾不是大病,拖得久了,却也很伤身的。</p>
“她身体素来很好,不妨事的,这回也不知怎么就病了。”陆月名安慰芳菲,“倒是你自己要好好保重,我听你伯母说,你大清早站在院子里吹风,这可不好。”</p>
“芳菲知道了。”</p>
她乖乖应下,三人便不再说话专心用饭。</p>
饭后,陆月名让小厮拿过纸笔来,他打算再开张药单给妻子服用。</p>
芳菲在一旁好奇的看了几眼。芍药、当归、大黄、黄芩、黄连、木香、桂枝、甘草……嗯,都是治痢疾的药……不过,似乎是针对热痢开的方子。</p>
陆寒也站在一边看着,欲言又止,终是忍不住张嘴说:“父亲,我看母亲的脉象有些虚……”</p>
陆月名脸色一沉,怒道:“你才几岁,就懂得把脉了?胡闹!还有,我说过了不准你管这些事!”</p>
芳菲听他父子二人的对话,心中一动。</p>
她记得,《景岳全书》上说:“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泻痢最大关系,若四者不明,则杀人甚易也。”</p>
陆月名诊断妻子是热痢,陆寒却说何氏脉象虚浮……到底谁说的对呢?</p>
她脑子有个念头转了又转,斟酌了一会才说:“伯父,说起痢疾,我倒记起个故事来。”</p>
“呃?故事?痢疾有什么故事?”</p>
陆氏父子同时感到惊奇。</p>
芳菲看了眼他们的反应,见他们没有阻止她往下说的意思,便接着说:“听说宋孝宗曾经患上痢疾,太医们开了药方,久治不愈。其父高宗赵构十分着急,让人遍寻民间偏方。有人推荐了一位民间大夫进宫给孝宗看病,那大夫进宫后遂望闻问切。后来问出孝宗喜欢吃湖蟹,才知道病根在哪里。”</p>
“原来湖蟹虽然鲜美,但多食易损伤脾胃。久而久之导致脾胃阳虚,引起冷痢。太医们却以热症下药,所以才一直没能见效。”</p>
“这大夫就让人采来莲藕节,将其捣烂取汁,嘱咐孝宗以温酒调服。几次服用后,孝宗果然就痊愈了。”</p>
这是宋人赵潘在《养疴漫笔》上的记载,芳菲觉得还是比较可信的。</p>
她现在所在的时空,到元人入侵前的历史,倒是跟她在历史书上看到的一模一样。</p>
陆氏父子听后表情各异。陆月名若有所思,而陆寒则一脸诧异的看着芳菲。</p>
芳菲再看了看二人,说道:“芳菲见识浅薄,也根本不懂医药……只是芳菲想,是不是先弄清楚伯母是从何起病的比较好呢?像故事里的那位民间大夫,也是问清楚了孝宗的病根,才好开方子对症下药……”她见陆月名脸上表情有些僵硬,怕自己说错了话,忙补救说:“芳菲真是什么都不懂的,胡说罢了,伯父不要见怪。”</p>
真是的,自己没事抖什么能耐啊?唉,都是太关心何氏的病情了……这才多了嘴。要是因此惹得陆月名不快,这日子可就难过了!</p>
没想到陆月名却感慨说:“哎呀,芳菲,你真提醒了我啊!”</p>
其实一般病人来到他济世堂看病,他也会循例问人家最近吃了什么,做了什么,会想着去弄清楚别人起病的原因。这回却是因为病的是自己最亲近的妻子,自以为妻子的一切衣食住行他都是再清楚不过的。他问都没问妻子进来饮食情况,就靠诊脉来开方子……</p>
经过芳菲一说,他才恍然醒悟。自己明明是个大夫,却耽误了妻子的病情。真是要不得!</p>
“芳菲,你是个有见识的。伯父谢谢你了!”</p>
陆月名说罢匆匆回后堂去询问妻子病情,留下陆寒与芳菲二人在饭厅里相对而立。</p>
陆寒眼中满是钦佩:“芳菲妹妹,想不到你也会看医书?”(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