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势不可挡的八旗军】</p>
“崇祯”本来想听鳌拜的安排,先罢免了他,让东林党的人去监军,但是命令还没来得及下,边关就传来了消息,朝鲜回来的八旗军没有进行修整,集合出动了。</p>
秋收早已结束,皇太极留大贝勒代善守城,以狩猎为名,与二贝勒阿敏、三大贝勒莽古尔泰率五万大军,出沈阳城,渡辽河,奔彰武,直入蒙古。并约蒙古已经结盟的各部于十二月二日会于喀喇沁部,开始了颇具冒险的避实就虚的征明之战。</p>
最近草原的气候很怪,早上晴空万里,不大功夫竟阴云密布,风雪交加。尤其是脚下的路,看着是冻得硬邦邦的,人踩上去没事,可马匹、车辆一上去,一下便陷得老深,下面是淤泥,陷进去的马和车辆根本就出不来,只好眼睁睁地弃之,损失了战马的将士心疼得要命。</p>
从沈阳城出时,莽古尔泰还雄心勃勃,越往前行越不对劲,他开始脾气了:“这他娘的是什么鬼地方,就是打了胜仗,又怎么往回运东西?”</p>
皇太极皱眉道:“这几天刚好天气不好,所以才这样,等回来的时候,路不会这么难走了。”</p>
莽古尔泰道:“大汗,咱们带的粮草可有限啊,只要十天半个月就得用的差不多了,到那时就得从沈阳往中原运,五万大军一个人一天吃两斤,就是十万斤,还有草料呢?咱们打了胜仗还好,万一打败了,抢不到粮食,我们可就没退路了。”</p>
皇太极一听他这种不吉利的话,气的胡子都竖了起来。</p>
阿敏也动气道:“胡八道,你身为贝勒,怎么出这种话?”</p>
莽古尔泰也觉得自己失言了,挠头苦笑道:“我这不是心里没底吗?”</p>
他贵为四大贝勒,身份特殊,皇太极虽然心里气恼,但也不好他。</p>
下午的时候,八旗军到达了约定地,蒙古各部已如期而至。</p>
皇太极立即命人就地扎营。</p>
喀喇沁部各大贝勒进了王帐,纷纷跪拜道:“臣等叩见汗王,我等奉汗王之命前来会合。”</p>
皇太极一看他们,立即来了底气,微笑道:“众位请起,旅途劳顿,辛苦了。”</p>
“汗王辛苦。”喀喇沁一位叫巴朗的贝勒道:“汗王这一路不好走吧?”</p>
皇太极笑道:“天气是差了,但是没什么大碍。再向前走两天,就可抵喜峰口。本汗早已探明,这一带长城多年失修,且关兵少,有的地方已经坍塌,正是我军进击的最佳之处,待我们一起杀入关内。”</p>
十二月五日,联合蒙古后七万大军神不知鬼不觉的抵达长城脚下,皇太极与众贝勒站在一高处遥望长城,其烽火台清晰可见,许多地方确已坍塌,众人无不兴奋异常,纷纷赞道:“汗王用兵如神,诸葛再世,亦不如也。”</p>
孙承宗早把喜峰口的守军撤走了大半,剩下的也不是精兵强将。皇太极率领的军队轻易突破喜峰口,包括以西的几个关隘大安口、龙井关、马兰峪等地。</p>
八旗兵在距离遵化二十里外扎营。王帐中,皇太极坐于中间,右边是阿敏,左边是莽古尔泰,众贝勒众将士分列两侧,皇太极神色极其庄重:“明军杀了我们先祖,欺负我们久矣。或无端挑起边衅,或借故封闭马市,几次想至我们族人于死地。先汗不得已而兴兵,至今已三十余年矣。如今金国地阔千里,兵强马壮,蒙古诸部与吾同心。此次入关,并非要灭了大明,意图为打残他们。所以入关后不攻城掠地,在于撼摇南朝之民心,明日一早,兵遵化。”</p>
</p>
打了几仗后,原本还些衰话的莽古尔泰也信心百倍了,道:“这里比起宁远,山海关,简直像柿子一样软,要从这里进攻,大明早就完了吧?”</p>
众人哄然而笑。</p>
五日后,鳌拜正在宫里和崇祯、姚欣妍一起玩他明的纸牌斗地主。</p>
宫里太监急着回报:“皇上,内阁辅李大人、兵部尚书王大人求见。”</p>
“崇祯”他吩咐道:“传他们进来。”</p>
李标尚且有几分沉稳,兵部尚书王洽则是脸色惊慌,见到“崇祯”后跪倒在地,声音颤抖:“陛下,遵化告急,女真人皇太极率兵绕过山海关,从迁西一带的龙井关、大安口处破关而入,连克数城,已经围困了遵化。”</p>
“崇祯”轻道:“你什么,奴酋围困了遵化?”</p>
王洽紧张道:“是,皇上……”</p>
鳌拜微笑道:“那孙承宗大人怎么样?”</p>
王洽见鳌拜听到这种消息还能笑的出来,心里气愤无比,无奈他深受皇帝恩宠,权势滔天,只能恭敬的回应道:“回黄大人,孙大人还没撤,士兵们也都在孙大人的要求下死守遵化。”</p>
“崇祯”轻道:“那就没事了。让他们攻去吧。”</p>
王洽一呆,我擦这是怎么了?遵化万一有失,将危及京师,难道皇上是八旗军的内应?皇上当然不可能是内应,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王洽糊涂了。</p>
李标轻道:“黄太傅,你不给王大人自己的计划吗?我也很好奇你和孙大人到底商量了什么计策?为什么连遵化都不防?现在孙大人不是在那里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