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四百八十章 步兵战术才是个大问题

第四百八十章 步兵战术才是个大问题(1 / 2)

 虽然俄军已经派人向北海军递交了最后通牒,视同宣战,可鲁缅采夫并没有展开行动。

开春以来,他已经给彼得堡的“老太太”连续写了三封信,表示如果没有五万人的精锐部队,他将很难把敌人赶回额尔古纳河以东。

从1790年开始,俄军在和土耳其的交战中,主要战略目标是围攻伊兹梅尔要塞,而不是在野战中歼灭土军,所以并不需要太多的部队,四万人足矣。

然而那位女皇的宠臣一直在阻挠将南方集团军调往东方,所以目前俄军在东西伯利亚的兵力部署仅有四万人,其中有一万人还是新兵。ŴŴŴ.biQuPai.coM

鲁缅采夫将一万五千精锐骑兵和步兵部署在了下乌金斯克方向,留出了一万预备队,而在安加拉河上那一连串的堡垒里只部署了一万五千人。

老元帅和波将金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他从来不认为对方是名职业军人,当后者统治着与小俄罗斯相邻的土地时,鲁缅采夫感到自己被冒犯了。

实际上要是没有北海军的出现,鲁缅采夫的军事生涯已经彻底终结,心知肚明的老元帅对这次东线作战的机会极为珍惜和重视,决不允许自己失败。

在另一时空里的克劳塞维茨说过,战斗是真正的军事活动,其余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它服务的。之所以要这么说,那是因为本时空的克劳塞维茨才刚刚十岁。

身为一个统帅,鲁缅采夫在近两年的准备时间里,他做的最多的其实正是“服务”。比如如何更加系统的为部队提供一切必要的东西,包括日常供应和对后方的服务,同时他也关注士兵的健康和后勤供应。

他经常穿着那身普通的常礼服,深入到士兵中去和他们闲谈,询问他们的家庭情况和个人要求,同军官们一起回忆他们攻占过的城市,谈论他们曾经到过的国家。在这种大战临近的时候,老元帅的这种举动常使人觉得战争离他们还很遥远。

那场发生在十八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七年战争”,以及后来担任小俄罗斯总督的经历,让鲁缅采夫不光是成为了一位军事领袖,更是对如何治理地方积累了大量经验。

话说在1789年的春天,鲁缅采夫抵达了叶尼塞斯克。这里是东西伯利亚早期的行政和经济中心,那些后来的哥萨克探险队都是从这里开始向南和向东移动。

在之后的整个夏天里,他除了等待部队的陆续到达,以及调整训练手册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科力万省和尚未被北海军占领的伊尔库茨克省西部地区进行巡视。

沙俄帝国在西伯利亚的行政规划,从彼得一世到叶卡捷琳娜二世这八十多年里,几经变化。彼得一世时代的西伯利亚行省是一个大概念,包括了乌拉尔山地区和整个西伯利亚,是当时沙俄帝国八个行省中最大的一个。

1719年,西伯利亚被分成了三个省,维亚特卡、索尔卡马和托博尔斯克,累计人口六万多户。到了1724年的时候,叶尼塞省和伊尔库茨克省从托博尔斯克省分离,不过仍归西伯利亚行省统管,之后西部的维亚特卡省和索利卡姆斯克省被划归到喀山省。

等到了1783年,原有的各省被废除。整个西伯利亚自西向东由三个省组成,托博尔斯克、科利万和伊尔库茨克。其中的伊尔库茨克省则包括了伊尔库茨克、涅尔琴斯克(尼布楚)、鄂霍次克和雅库茨克四个地区。

从1789年的5月开始,鲁缅采夫便着手对东西伯利亚进行“总盘点”,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税收用于庞大的军费开支。

随后,大批的参谋人员、士官、以及文员被抽调成审计人员,对各定居点的人口、牲畜进行普查。将公共建筑开列清单,标出了住宅和无家可归者小屋的数量,对居民的健康状况、手工业、土地、以及各类商业的盈利能力都做了详细的统计。之后他命令,将那些无家可归者和破产者全部征调进军队。

鲁缅采夫这么做固然是减少了彼得堡那里的军费开支,增加了税收;在这一点上,他时刻和沙皇村的那位老太太步调一致。

但问题是如此一来,使得农奴向自由农民的过渡被中止,大面积的土地所有权和对附属农民的占有权被划分给了那些大商人。

东线司令部如此大张旗鼓的搞内政工作,让很多底层士兵和下级军官不以为然。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总司令除了要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同时还得选调优秀军官来司令部工作;也很少有人了解,他经常把驻扎在周边的将军们召集起来,一起长时间地研究北海军的战术和作战方案。

其实要在以前,没人会觉得四万人的庞大兵力不够用,可是自从苏沃洛夫在雅克萨惨败后,北海军那铺天盖地的强大火力着实让俄国人忌惮。所以目前俄军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该采用何种战术,来应对北海军的武器投射密度。

说起步兵战术问题,老元帅现在觉得要战胜北海军,他最为推崇的纵队战术恐怕是不行的。

“纵队松散编队战术”虽然起源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法军,但在七年战争中,法国军队的使用效果并不十分成功,于是纵队战术在当时被认为没有前途,迅速被抛弃。

以横队为主的“线性阵列”是本时代所有欧洲国家步兵战术的基石,一支规模较小的军队通过密集而准确的火力,可以摧毁以近距离编队行动但训练不足的大量敌人。英国军队在印度就是这么干的。

古典意义上的线性战术在十八世纪末的英国军队中仍然存在。英国人通过一种新的战术--他们将队伍部署在山峰后面,处于敌人火力的盲区,然后再出其不意的从侧翼发起决定性攻击。

这年月的步兵的队列训练可不是扛着枪散步,到了合适的距离就来个二段击或三段击。那些看似平坦的战场上,有无数的坑洞、石块和灌木,想维持战线齐整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的技能。一旦在行进过程中因为地面障碍物而造成步伐紊乱,整条战列线的秩序就会陷入混乱。

除了普通步法,还有冲锋时的加速步法。为了防止队形分散,这年月对于加速步法的要求是每分钟100步。所以别说东亚农民了,连同时期的欧洲农民新兵想掌握这些训练也绝非易事。

实际上纵队战术之所以被法国人首先应用,是因为大批临时征召的士兵素质太差。往往是还没有完全掌握复杂的步法训练就要投入战斗,而且他们也达不到一分钟内射击四次的火力投送,于是纵队战术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这种由大量人员组成巨大的纵队,会让士兵们对胜利充满信心。

俄国人的问题也差不多。虽说沙俄士兵历来以高耐力著称,可他们的队列也不怎么样,同时步枪射击的有效性受到低射速和中等准确性的影响。于是鲁缅采夫便在二十九年前的那场“科尔堡战斗”里,向法国人学习,对普鲁士的一万多名援军采用了纵队战术。这以后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当鲁缅采夫和苏沃洛夫深谈过后,老元帅敏锐的注意到北海军的步兵攻击战术既不是线列也不是纵队,完全就是大面积铺开的完全松散阵型。

结合在雅克萨一战中俄军所遭受的火力密度,鲁缅采夫已经隐隐明白,俄军要想赢得这场战争,必然会遭受巨大的人员牺牲。为此,他必须要让手下的军官们明白跟北海军交手的代价,由此才能带来战术思想的改变。

于是在1789年的冬天,沙俄军队以“扎伊姆卡堡垒”为前进基地,围绕乌索利耶这个盐业城镇,和驻守于此的北海军进行了多次交手,以试探敌人的火力密度。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