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瑶道:“这加了这些主要考虑到咱学堂是面对这十里八村招生的,村子有远有近。咱附近的郑家村李家村王家村啥的,是一袋子烟的功夫就能往返家与学堂。可再远一些,像贺家村马家村那些,学生往返就有些困难。若是赶上天气不好,刮风下雨,他们上学就很不方便了。”</p>
“有了这灶房,他们晌午就不用家去吃饭,也不用带冷菜冷饭来学堂充饥。晌午的时候,可以在寝房小眯一会,为下昼的学习养精蓄锐。甚至,路远不方便的,夜里还可以在学堂里留宿。”</p>
听完刘月瑶的分析,刘铁柱还没来得及表态,林氏倒在一旁抚掌称赞了。</p>
“我赞同瑶儿的做法,这真是给学生们提供了方便啊!”妇人接着道:“就拿长生来说吧,往返镇上的学堂念书,晌午那里没有饭吃,都是从家里带。吃的干粮饼,孩子们吃得不长身子。”</p>
“好机会赶上刮风下雨,放学回来,我瞅他都是湿一身的衣裳。要是咱村的学堂也能这样,那长生就不用去镇上了。”林氏道。</p>
刘月瑶微笑着点点头,然后看向刘铁柱:“爹,您觉着这主意咋样?”</p>
刘铁柱道:“听你们这么一说,确实不赖。只是,这样一来,学堂里还得再请个烧饭的,让谁去呢……”</p>
刘月瑶道:“原本学堂里就要请个扫地和擦拭桌椅的,到时候请个干活麻利,手脚干净的妇人去学堂做事就行了。咱工钱给的高,这差事啊,好多人都想做呢。”</p>
“瑶儿,我去行不?这样咱也能省一笔工钱啊!”林氏道。</p>
听这话,刘月瑶跟刘铁柱那对视了一眼,父女两个都笑了。</p>
刘铁柱道:“家里现在虽有丫鬟婆子,但还是少不得人盯着;还有后院菜园子,再者,咱家长业正临好动时期,也离不开人。孩子娘啊,这些都够你操持啦,学堂那块还是让瑶儿去请别人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