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府对普通老百姓的战争宣传就是这样的,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西北民众的干劲更强了,西北政府宣战当天,整个西北的民众都开始行动了起来。
奔赴前线,奔赴工地,奔赴工厂。大量的妇女被动员进了工厂,甚至是一些大户人家的妇女都带头进了工厂。
西北的工业生产是流水线模式,工人需要掌握的技能不多,因此妇女进入工厂只需要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岗。
大量妇女进入工厂之后,就解放出了大量的男性劳动力。
这些男性劳动力,则被动员到了工地、战地后勤等工作岗位上,或是参军,进入军队。
此时的中国比较传统,很多家庭都是男人养家,而女人则照顾家庭。因此对女性劳动力的利用率不高。
不过妇女在家也不是就是玩,以前的中国百姓生活艰难,每一个家庭都得艰难的谋生存,所以妇女非常勤劳。在家里也会织布,做女红什么的来补贴家用。因此妇女劳动,在中国还是有传统的。
时代在变化,对妇女劳动力的利用,是全世界的大趋势。
对于统治者来说,能让妇女劳动,相当于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而一场战争,即可以让老百姓加班加点的干活而毫无怨言,又能将妇女动员进工厂上班,这太划算了。这也正是沈凝云为什么要刺激俄国,从而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了。在整个西北八千多万民众的疯狂生产下,生产出来的东西必然是多于战争所消耗的东西,而且还能以最快的速度建设起那些基础设施以及工业规模,可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崛起做好铺垫。
沈凝云坐了大半天的火车后到达了新疆,此时西北的火车已经开始提速了,每小时速度达到100公里,已经是非常快速了。尽管相比后世的火车还是慢了很多,但是这个时代来说,西北的火车速度已是世界最快。
西北的火车不再是用蒸汽机驱动,而是用内燃机,而且将动力平均分布在各个轮子上,使得速度大大的提升。
火车提速,更多的是一个结构设计问题,对技术方面只要有一个基础就差不多了。
到达前线的沈凝云,立即建立起了前线最高指挥部。
“战况如何?”沈凝云一到前线,就对大半天前就到达前线的王东升问道,王东升说道:“俄军还未开始进攻,双方炮兵正在角斗,俄军的炮火出奇的猛烈,在北疆一线,我们的炮火密度远比不上俄军,不过我们的炮兵采用仰角射击战术,打上几发就转移,倒是没让俄军占到便宜,反而被我们摧毁了不少火炮。”
沈凝云一听顿时有了计较,说道:“俄军不可能有比我们还要多的火炮,唯一的可能就是俄军将各部队的炮火都集中了起来。而我们的炮兵部队分布在北、中、南三条防线上,自然也就在炮火密度上处于下风。”
沈凝云是穿越者,自然对这一时期的俄军有一定了解,这个时期的俄军在装备上绝对豪华不起来的。不可能会比西北军还多火炮,如果北段防线的俄军火炮奇多,那肯定是将大部分的火炮都集中到那里去了,而西北军的火炮则是分布在新疆北、中、南三段防线上,因此就比俄军火炮要少了。
北段防线最宽,大约有一百公里的距离。而中断防线则比较狭窄,只有二十公里的长度,南段防线在伊犁边境构筑,也有一百多公里,但是俄军就算是突破了这道防线,西北国防军依旧可以沿着后面的山脉再形成一道非常狭窄的防线,比中断还要狭窄。
因此俄军选择从北段进攻也是情理之中。
西北国防军在北段天山防线布置的兵力为50万,中段防线布置了15万兵力,而在伊犁方向,则布置了30万兵力。
“俄军指挥官是谁?”沈凝云问道。
“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俄军总司令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叔父尼古拉斯大公,很有军人风范。”王东升回答道,沈凝云的脑海中立即出现了这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叔父的资料。
尼古拉斯大公全名是‘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尼古拉斯大公’,俄国骑兵上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俄军总司令。军队的改革派将领。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叔父。
1856年11月18日生于圣彼得堡,其父是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其兄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1872年参加陆军,毕业于尼古拉工业学校(1873)和总参谋部军事学院(1876)。1877~1878年俄土战争时期,在其父所任巴尔干战区俄军总司令的参谋部工作。后任禁卫军骠骑兵团长、旅长和骑兵师长。1895~1905年任骑兵总监。他引入新的训练方法和装备,提高俄军的现代化水平。1905~1914年任禁卫军司令和彼得堡军区司令。积极运用现代方法,尤其是日俄战争中的经验,提高训练效果。
尼古拉斯大公是俄国贵族中少有的实干派,是一个熟练的管理者,也是一个非常注重效能的军事指挥官。
可以说这是一个很难缠的对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尼古拉斯大公担任俄军总指挥官,尽管俄军准备不充分,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后来因为对拉斯普廷的质疑,从而被尼古拉二世贬为高加索战区司令,而尼古拉二世则亲自担任总司令,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俄军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