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回来以后时常想起它,有强烈的再看一遍的冲动电影院散场时零星的掌声和一整片的低低的哭腔,当时这令我非常讶异。
从电影的角度看,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想要被打足60分都是困难的,和台词中反复出现的幼稚一样,它的电影技法也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
除了后期剪辑中能够看出一点儿专业人士的痕迹外,情节跳转摄影手法画面布局故事的张力和饱满度对白色调道具以及一系列的细节等等,都不甚专业甚至幼稚这里面也包括了被一致叫好的电影配乐以及音效与粗制滥造的台湾偶像剧的差别,仅仅是摄像器材贵了。
不过,我还是要坚定不移地给它打足5分。
因为情感,回忆,以及真诚。
因为我们的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是这样的。我们大概不会在上课时打飞机,大概没有胆量在老妈面前一丝不挂,大概还不至于弄过大学室友。
但除此以外的,我们都经历过。
我们也光着脚丫并排坐在操场边的旗杆下聊未来,也折过小船灯放到学校边哄臭的河塘里,也在大雨倾盆的夜晚狂按她家楼下的廊灯,也在地震来临的当口疯狂地把手机打到没电;
我们在女生面前,变过魔术写过情书打过篮球耍帅借过橡皮搭讪;
我们拔过喜欢的女孩的气门芯,剪过喜欢的女孩的马尾辫,用圆珠笔画花过她的白衬衣,也抓过小蛇放到她的抽屉中;
我们会故意留下来和她一起值日,故意提着沉重的水桶从她面前走过,故意理直气壮地和她吵架,故意绕个弯骑车跟在明明放学不同路的她的身后;
我们在她伤心时一起落泪,在她高兴时一起大笑,在她难堪时为她解围,在她离开时默默祝福
我们都在毕业前的那天抱着吉他大闹女生宿舍,但其实每个人只想唱给某一个人听;
我们都聚在一起看过饭岛爱小泽圆大浦安娜,却谁也不知道手枪以外的真实滋味;
我们都为好兄弟递过情书,而那个女孩自己已经喜欢了三年;
我们都在失恋时一蹶不振,但其实那些美好的女孩们,从来都在帮助我们成长;
我们都在告白时心跳加速,在面对告白时心头窃喜;
我们都在青春的当下,期待快快长大,又在长大的当下,感动自己的青春
电影中有一处对白给我蛮深刻的记忆,几个喜欢女主角的男孩们,在女孩的婚礼上说: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女孩的时候,要真心祝福他们永远幸福快乐,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像我们这种背后放箭的,才是真爱。
然而,当女孩挽着丈夫的肩膀,在红地毯上走过,笑意盈盈,甜蜜满足时,男孩对自己说:我错了原来,当你真的非常非常喜欢一个女孩,当她有人疼,有人爱,你会真心真意地祝福她,永远幸福快乐。
我相信这大概就是真爱吧。即便在这个物欲横流虚假龌龊的世界中,这样的爱,也一定存在。
起码,我们愿意憧憬它的存在。
我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感动者自然大有人在,而不屑者同样也会有。
坦白讲,这不是一部成熟的电影,编剧兼导演林木既缺乏剪辑功力,也没有驾驭一个好故事使之成为剧本结构的能力,他更无法在一部青春电影片中承载起有关青春的价值和思考而这其实是重要的。某种程度上说,他只有能力去尽力完整地呈现那段他已经无法抓回,却又不舍抛却的回忆。
相比较在30岁拍出记忆碎片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在31岁拍出剪刀手爱德华的蒂姆伯顿,在34岁拍出杀手莱昂的吕克贝松,在33岁拍出七宗罪的大卫芬奇,以及同样在29岁那年就拍出两杆大烟枪和光荣之路的盖里奇库布里克,现在21岁的林木肯定是个有前途的导演。把那些年吹上天显然也是恰当的。
但是他的真诚,那份对于逝去青春的怀念崇敬甚至有些惶畏的态度,足以让每一个看到这部电影的观众致以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