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人员方面,从刘东这个角度上来看,还真就是一份优势,私企不缺钱,就算是缺钱,也是缺大钱,缺的是扩充产能的钱。但他们绝对是不会缺,一线员工的钱。在国企里面,那些一线员工不想离开,是因为有着国企员工的身份,虽然现在这个身份,已经不太值钱了,但蒙蒙外行的人,也是可以的。</p>
但是在私企里面,你这个老板要是敢不给钱,就让他们工作,别人压根就不会理睬你?因为这些员工去私企,不就是为的一份工资么?要是没有工资,谁乐意给你干啊?</p>
“刘东说的这两个优势,的确是国企的优势,之所以这些优势发挥不出来,有着很多的原因。但如果放到私企里面,那就大不相同,私企最为注重的就是利益,而他们也会紧跟着时代的潮流。而只要跟上潮流,以现在国内的市场来看,是很容易消化产品的。</p>
而产品卖出去了,自然就能有钱。有了钱就能发工资,老板也因为有钱,可以扩大产能。进而形成良性的循环。这样看来,如果让私企参与改制国企,还是很有可行性的。但是我们如何保证那些私企,的确是有实力,来改制国企,而不是来捣乱的呢?”明白了私企的优势和国企的优势以后,罗成对于刘东的这个办法,已经是很认同了,所以开始进入到实际的阶段。</p>
“这点就更加好办了,你之前不是怕私企的力量不够,改变不了格局么?那我们就给那些参与改制的私企,设立一个门槛。什么样的厂,对应什么样的私企。</p>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这个厂,十万就能改制成功,并且盘活经济,那这个厂,就由那些能出得了十万块钱的私企老板拿出来做公证,银行方面负责监督。要确定他把钱花在了实处。而且这个钱,不能是私企老板从银行里面弄出来的,必须要他自己确实持有的钱,才能够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来。这样就能够保证他确实有能力把国企改制成功,而不会出现别的问题。</p>
以此类推,每一个级别的国企,有多大的价值,就要对应相对的私企老板,他们有多少钱,做多少事,公平公正。只要能在财务审核上面做好准备,基本上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p>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基础,在实际工作当中,还会遇到其他的很多麻烦,但只要把这些麻烦汇总,并且及时的改变措施,等到事情进入到成熟的模式以后,那这个模式,就可以全面的推广,即便是解决不了全部问题,但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应该也是能行得通的。</p>
只要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那么这个关于国企的问题,其实就已经相当于成功了。那个时候,大家也就不会再为国企的问题而发愁了。”刘东自信的说到。</p>
在后世国企改革的时候,这一套模式,应用得是非常广泛的,也是经过了时间的论证的。虽然在这模式下面,避免不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就比如后世常说的那些国有资产流失一类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就算是不改制,也会出现,只不过是内部的问题,并没有摆到明面上。</p>
而这样的模式,只不过是把这个问题表面化,实际上,还挽留了流失的速度。当然,或许有人会说,这个时候考察国企的价值,并不是很合理,至少什么地产价值一类的东西,完全就没有考虑到。</p>
而那些收购国企的人,很多人压根就不准备盖工厂,而是直接把工厂推平,盖房子。或许在后世这样的理解,是正确的,因为那个时候房价太高,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这个上面。</p>
但至少现目前,即便是京城三环的地,也被人说是郊区。现如今的四九城,也就在二环以内,算是京城,二环以外,那就呵呵呵。哪里像后世,五环都是京城的地面。现如今,五环或许规划都还没有出来。</p>
三环以外的地方,那更是没有人喜欢。连京城的地皮都是这么不抢手,就更别说小地方。那些地方的地皮,现在拿来有什么用?盖房子?也要你能有批文,甚至还要看你卖不卖得出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