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人在异国他乡的失落感,一切真实都为这部电视剧增色不少。
就像片头的独白说的那样,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简单的独白已经昭示了主人公的命运。
至于后来王启明的崛起、宁宁的报复、郭燕、阿春、大卫的情感纠葛,都让这部戏很贴近生活。
即使再过十几二十年来看,这部电视剧依然能清晰地反应移民在异国他乡的真实生活。
就像刚刚电视里演的,如同一只新生的雏鸟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王启明背着自己的大提琴,怀穿着梦想和自己的妻子来到美国,大提琴演奏家,艺术家,艺术家?
在适者生存的世界,这个代名词离他却越来越远,每天用拉大提琴的双手,只能没日没夜的端盘子洗碗,还有什么比活下去更加真实,剪去象征艺术家的长发,他学会了如何低头,如何生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融入美国的资本主义轮盘。
后面他同样还要面临许许多多的磨难,生存的困境,爱情的折磨,到事业的成功,女儿的叛逆,再到事业的没落,怎样的到来,又怎样的离去,怎样的流于世俗,他给了观众一个空房间,尽管有大部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但有个地方却亮得刺眼。
易青还记得有一集里,王启明在台上演奏大提琴,结束后他告诉阿春,这些人都是他花钱请来陪他玩的,尽管到最后,他已不再是一位艺术家身份,但是,易青觉得他始终没有抛弃他的大提琴。
整部戏里,始终有一个黑人在街头不停的敲,只是用一个水桶沉醉在他的艺术梦之中,但是换个方式去想,他一直在变,而那个街头黑人却是提醒人们,他的初心在哪里。
京城人在纽约,给观众留下了太多的思考,从抛开一切来到美国,到后来,王启明拿着最后手头仅有的,从安东尼那儿收到的三分之一工钱去赌场赌,结果没有悬念,统统输光,输得痛快。
爱怎么着怎么着。
在剧中少有的王启明的一段内心独白。
突然间什么束缚都消失殆尽,突然有一种感觉,不再去担忧未来,大不了回到原点,这里的原点指的是外在的原点,但是思想,精神上却变得更加难以捉摸,更成熟。不再害怕去面对更大的阻挠,但也有可能就此落入俗套失去锐气。
还有最后一集大李的死,他女儿说的话,让易青感觉到的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交谈,大李到死都没有拿到绿卡,却也因为王启明帮他买的墓地,而永远的留在了美国。
而之后他新朋友从中国到美国,王启明去迎接他,故事又回到了最初,地下室,找工作,大轮盘永不停息的转动下去,一场游戏一场梦,结尾,王启明戏虐的竖起中指,就此结束。
其实在王启明在赌场时,易青以为的结局是他最终回到原点,捡起自己的大提琴只身前行,但是却忘记了一点,大轮盘虽然在不停地转动,但是它已经回不到第一圈了,河流永无止尽的奔腾,地球永不停息的转动,而人也已经回不到原来的自己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前行。
第二集结束,付艺伟还没回来,电话铃声却响了,接通之后,那边出来了阮若林的声音。
“小易!京台那个《京城人在纽约》你看了吗?”
果然。
易青不禁笑了,他就知道阮若林那边肯定和他一样,宁愿放弃《上错花轿嫁对郎》也得关注京台的《京城人在纽约》。
“刚看完!”
“小易!”阮若林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道,“这个对手······挺强啊!”
之前京台播的《编辑部的故事》就引爆了收视热潮,但是紧跟着央视这边就凭借着《永不瞑目》扳回了一成,现在他们这边《上错花轿嫁对郎》刚播到一半,又遇上了这么一个强劲的对手。
“局势看起来不太好啊。”
阮若林的担心,易青能够理解,不过这本来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所以倒也不觉得如何惊讶。
“主任!没什么好担心的,这···一点儿都不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