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莫含箫从幼年开始就远离家人,生活在大明,他没有被家仆们害死,完全是因为他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他从小就深深知道什么是听话懂事,就知道看人脸色,见机行事。
在他的记忆力,让他真正有家人感觉,真正有被疼爱感觉的人,只有凌君回。
长大以后的莫含箫甚至怀疑,那个真正的东瀛征夷大将军足利家的孩子已经夭折,而他只是个被他们从大明找来替代那个叫足利源的孩子,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明子孙。
不过这只是他的怀疑罢了。
虽然莫含箫这些年里,完全无心所谓的东瀛国事。可是那个他早已没有印象的父亲,足利将军,这位在东瀛炙手可热的征夷大将军权势能够超越天皇,这样一位东瀛的统治者绝不容许他派往大明的儿子沉湎于自己的小日子。
这些年,大将军经常派新人来监督他。
甚至给他二十岁的时候,安排了两位东瀛的夫人。让他顺利有了自己的子嗣。
在那将近五年的时间里,他稍稍安定了些。
可是在他的所谓夫人们产下婴儿不久,这两位夫人也先后被带回了东瀛。
自然,孩子们也被带走了。
当时的莫含箫伫立在大明的国土上,看着他们离去,真是欲哭无泪。
可是这样的无能为力,这样的欲哭无泪他习惯了。
这两位夫人本就是奉命来照顾他,奉命来完成足利家族使命的人,而且还是两个不容轻视的女武士。
想来如果她们和孩子们能顺利回到东瀛的话,孩子们也该有十来岁了吧。
那又能怎么样呢?孩子们是不是根本不知道他这位父亲的存在?
足利家族的人根本不会在意这点蝇营狗苟的儿女私情。
自然也不会告诉他,关于他的女人和孩子的消息。
重要的是他已经完成了自己家族使命之一,繁衍。另一件事情才是他的终生使命。
但他自己还是偷偷地请人打听了孩子们的消息。
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东瀛生活的不错。
他们都在接受足利家的训练。
可是莫含箫却希望他们能生活在大明,像个普普通通人家的孩子那样,和父母兄弟姊妹们生活在一起。
征夷大将军当年将自己的第五位儿子足利源,也就是他莫含箫送到大明,就是为了让他能够了解强大的大明,学习大明的文韬武略,能在海外建立一方足利家的番属国。
甚至希望能分到大明的一方土地作为属国的领土。
莫含箫身边的四位家仆,就是他父亲征夷大将军的四位属下,个个武功高强,足智多谋。
他们就是为了成就足利将军的宏图大业,为了东瀛的国事,远赴大明辅佐他这位少主。
本来这些年莫含箫根本不在意家仆和随从们在他身边到底做了什么。
他们对他也没有多少敬畏。他们对他的话根本也不放在心上。
这些年莫含箫也习惯了。
他们之间各做各的事情,多少有点互不相干,相安无事意思。
甚至在他年少的时候家仆们还闹过内讧。
那次四大家仆之间的内讧差点让他在大明成为孤魂野鬼。
幸亏他遇到了凌君回。是凌君回在生死边缘给他温暖。
想到凌君回,莫含箫鼻子一酸。大雪纷飞的天气里是他给他温暖,给他食物,才让他活了下来。
若不是他,他恐怕早已冻死饿死了吧?
在漳州见到凌君回的那一刻,他才感觉到自己对整个世界有了新的感知。
这么多年以后,他对这个人世间第一次有了不一样的触角。
那个当年疼爱他的人,还像以前一样疼爱他。甚至在见到他的时候,泪流不止。
一遍又一遍地叫他的名字,甚至跟他道歉,后悔当年没有将他带在身边。
自从见到凌君回,这几个月里,他再也没有出海。
他最喜欢的那艘出海的大船,就静静地泊在了漳州码头。
在冬天来临的时候,若是往常,他一定带着自己的商队,前往南洋去了。可是现在,他哪里也不想去。
他就想守在凌君回身边,和他一起吃早饭,午饭和晚饭。和他一起逛东街和西市,和他一起喝茶闲聊……
今天凌君回为何要出城?还带着那么多人?
莫含箫的心沉了下来。他慢慢地倒在了椅子里,微微闭上了眼睛。
可是他此时却不能去找他,不能和他在一起。
那么此时他最该做的就是要改变这些。
最近这几年,家仆们似乎是闹得他凶了些。
是时候弄清楚他们到底都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