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留给自己时间不多,急于给身后那一百多无战斗力的乡亲们,打开一条突围道路的李子元,丝毫不顾及弹药的消耗。指挥自己身边的这个排,一路上猛打猛冲。一切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为老乡打开一条突围的通道为主。
而就在李子元与日伪军遭遇的同时,何三亮那边也同样响起了密集的爆炸声和枪声。只是相对于李子元这边,那边的枪声要密集的多。不仅有伪军使用的晋造或是杂牌轻机枪声音,还有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也参加了进来。
何三亮那边更加密集的枪声,让李子元心里面一阵阵的揪着疼。何三亮那边是日伪军主要进攻方向,而何三亮手中的兵力不过一个排。听着那边的枪声,李子元就可以轻易地判断出,何三亮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
可李子元也清楚的知道,正是何三亮那边暂时拖住了日军主力,才让自己这边的突围行动可以相对容易一些,连续撕开日伪军的警戒线。如果不能把握住这最后的机会,这一百多老乡想要突出去几乎是难于登天。
这一百多眼下手中连一把菜刀都没有的乡亲,不是训练有素的军队。枪一响,没有当场陷入混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带着这一百多乡亲突围,必须要抓住这最后一个机会,稍有偏差就会让何三亮那边所有的努力,全部都付之东流。
此刻的李子元,也顾不上何三亮那边究竟遭遇到什么情况,指挥部队连续向前突击。只是在连续撕开日伪军三道警戒线,已经精疲力竭并且出现一定伤亡的部队,在也无力继续向前突击。毕竟他的手中也只有一个排的兵力,就算浑身是铁又能打多少钉子?
面对着尖刀已经卷刃的现状,李子元指挥剩余部队也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就地抢占山路周边一个高地,与反应同样很迅速,此时已经从三面包抄过来增援的日伪军激战。掩护刘雁来与常娟带着剩余的乡亲,向着西北方向冲出去。
按照李子元的估计,在自己连续撕开日伪军的三道警戒线之后,至少向西北方向应该已经再无日伪军。只要自己能够短时间之内保住这个缺口,身后那些老百姓突出去就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李子元一方面指挥所剩不多的兵力,死死挡在这个缺口处。一边不断的催促身后的刘雁来,带着剩余的乡亲们加快速度向西北方向冲出去。只要冲过西北面的那道山坳,进入西北面的一片山地,这些乡亲们基本上就脱险了。
好在这个时候根据地的老百姓,在常年反扫荡作战之中,已经养成了跑反的习惯。在沿着李子元与何三亮打开的缺口,向外突围的时候并没有陷入慌乱。而是在刘雁来与常娟,带着的仅剩的五个民兵组织和协助之下,向着西北方向转入了深山之中。
带着自己的警卫员和通讯员,走在突围乡亲最后面收拢并断后的常娟。一手拎着同样张开机头的手枪,一边不断的催促老乡快走的同时,一边眼睛也不断看向正在高地上激战李子元的背影。
作为一名在残酷的敌后战场,工作已经数年的地方工作人员,常娟早就已经不是那种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姑娘了。知道这一战,无论是对李子元来说,还是对这一百多乡亲来说,都是生死之战。这一别,也许就是天人永隔。
已经将一丝丝的情愫,系在某个人身上的常娟。虽说在组织乡亲们转移,可深情的目光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李子元的背影。只是正在组织手中已经不多的部队,正在与拼命进攻以试图堵住缺口日伪军激战中的李子元,并不知道一直在凝视自己后背的目光。
在乡亲们全部冲了出去之后,想要上山与李子元共生死的常娟,想起了李子元的那番话。最终咬了咬牙,转过头没有再敢看李子元。拎着手中李子元亲手送给她的勃朗宁手枪,带着身边的通讯员向外冲了出去。
手中只有一个排的兵力,面对着三面蜂拥而至的日伪军,李子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兵力对比几乎不成比例的他,打开的缺口只存在短暂的时候后,又被周边快速合围过来的日伪军,重新给严密的封锁住。
等到乡亲们都冲了出去,李子元却是想撤已经无法撤离。他手中所剩不多的兵力,已经被快速冲过来,试图重新堵住缺口的日伪军给死死缠住。他打开的那条狭窄撤退通道,也已经被从身后包抄过来的日伪军火力给封锁住。
在村子内扑空之后,这股日伪军明显很是火大。眼下总算捕捉到了八路的部队,这些日伪军也顾不上对面的八路兵力有多少。上来就在九二重机枪与步兵炮和山炮各一门的掩护之下,向着李子元固守的山头发起了轮番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