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流爵,按明制,是不得袭爵,只得世袭前人武职。
但,无论是武院的创立,还是但凡军中将领升迁任职,皆需武院进修,以及这场引起惊天风波军改,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革除军中的弊病沉珂。
而武职世袭,无疑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弊病,也是重点革除的对象。
故而,军改完成之军队,无论是卫所,还是营兵,早已不存在武职世袭的可能。
爵位世袭,李修虽有心改變一下,但显然,數百年的世爵尊荣,與国同休,世袭罔替带来的人心向往。
纵使是他,也有心无力,甚至,不可能改变。
但,从某种程度上看,一定程度上的世袭罔替,对武人之存在,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存在的。
毕竟,世袭罔替的话,纵使世袭的是一群躺在祖辈功劳簿上的废物,凭借世袭罔替四字,废物也有坚实的倚仗,有了这份倚仗,也能牢牢守住武人该有的一亩三分地。
只要不出现如明朝土木堡那等直接葬送整个勋贵,完成事实意义上的武勋断代,文臣彻底侵占武人权利的局面,也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现。
文武有制衡,那就不会如大明那般,陷入近乎恶性循环的党争……
而流爵,既不能世袭爵位,又不能世袭武职,这对武勋而言,显然不是一个好事,大恒靠武勋而立,如此动荡军心之事,自然不能出现。
如此,李修便将在大明被废除的子,男,两等爵位拿了出来。
公,侯,伯,子,男。
五等爵位,皆分世爵流爵两种,世爵,世代传承,与国同休,流爵,则是递代降等,当然,若子孙后代不是躺在祖宗功劳簿享受的家伙,有能力立在大功,升爵,亦是可以。
而此次封爵,除徐枫严顺等四位公爵为世爵外,其余者,無一例外,皆为流爵。
就如李定国,虽跟着他南征北战,功勋也算赫赫,但,这次封赏,也不过是一个子爵。
但,纵使只是流爵,较之这些将帅的功劳,这些爵位,无疑也是厚赏了。
毕竟,绝大部分将帅,所立之功,无非也就是坐镇一地,平了几股贼寇,保一地安宁,完成基本的职责而已,真正与外敌作战,并立下决定性战功的,寥寥无几。
当然,流爵之因,也只是增加子男两等爵位的其中一个原因。
更大的原因,就是李修不希望勋爵,亦或者说勋贵,如大明那般彻底形成闭环,固步自封。
毕竟,公,伯,侯,三等爵位,按制,非社稷军功不可封,再加之随着混乱之后的承平,那必然会导致,军事贵族,得不到补充,且人数稀少。
如此,再加之世袭罔替,那必然会再重演轮回。
若加上子,男两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爵位的珍惜程度,对勋贵,亦或者说大恒军事贵族的人才补充,无疑是有着颇大的作用。
再加之对世爵的严格控制,以及保持武院的作用发挥,只要制度健全,监督到位,保证勋贵集团的活力以及人才的交替,问题,应该不大。
当然,这些,还仅仅是李修目前的设想,除了定下五等爵位外,其余诸多制度思考,大都还停留在脑海之中,等待着实践之中的完善。
但可以预想得到的是,以如今天下的内忧外患,以及如今世界的大时代,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武勋,都会压过文臣,武强文弱的格局,恐怕会持续非常漫长的一段时间。
如日之恒,如月之升。
昭昭日月,武运昌隆。
在这封赏喜悦之间,李修亦是忍不住轻声微喃……
……
------题外话------
今日更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