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臣,参见陛下。”
殿中,礼部尚书黄锦参拜。
“免礼吧!”
天子随手将卷宗放下,指了指一旁的座椅:“坐吧。”
“谢陛下!”
黄锦落座,恭恭敬敬。
天子瞥了一眼黄锦,随口问道:
“顺天府教育试点的事情,进展如何?”
“启禀陛下,从今年年初开始实施,至现如今,顺天府四州共二十三县,共建有州学四座,县学二十三座,社学共计一百五十八座。”
“各府县督学衙门,礼部督学司也步入了正轨……”
“目前各地社学共招收适龄学童一千二百二十八名,县学招收学习共计三百六十八人……”
黄锦语速不快,每一个字似乎都斟酌了许久,一字一句,将昭武四年这一年的顺天府教育试点进展清清楚楚的汇报而出。
足足汇报了有一刻钟之久,黄锦的话音才落下。
“说说看,到现在,发现了什么问题。”
天子随手拿起桌面上的茶壶,倒上一杯茶,便递到了黄锦面前,黄锦连忙起身,毕恭毕敬的将茶杯接过,小心的看了一眼天子平淡如常的神色,正犹豫之间,天子的声音却是再次响起。
“不用顾虑,有什么说什么,既然是试行,有问题就必须及时更正。”
“臣明白。”
黄锦坐下,沉吟一会,才缓缓出声:“臣以为,问题有三。”
天子眉头一挑,点了点头:“说。”
“其一,大恒天下广袤,十数省之地,若全面推行,每一地皆设督学衙门,皆有学舍数十座,不管是官员老师人数,还是钱粮消耗,皆太过巨大,如今之朝廷赋税,根本无力承担。”
“其二,科举与试行教育体系,有极大冲突,若推行开来,恐使天下人心动荡……”
“其三,若推行开来,教化天下百姓,是为自古未有之盛事,但……”
说到这,黄锦犹豫一会,才咬牙道:“学子士人过多,恐动荡国之根本!”
话音落下,黄锦似如释重负,教化天下,虽为自古未有之盛事,为礼部尚书,执礼仪教化大权,此虽他追求,但于国而言,读书人过多,绝非好事。
天子却没有如黄锦想象之中那般雷霆大怒,反倒是点了点头,看向黄锦的目光中,却是多了几分赞赏。
一册商君书,道尽了历朝历代的统治精髓!
民强国弱,民弱国强!
即:弱民,愚民,疲民,辱民,贫民,虐民!
尽可能的压榨天下之民,让其永远处在弱的环境,如此,便可以最小的代价,最大程度驱使民力!
很简单的人心操纵,就如现如今大恒境内各大天灾之地的工程赈灾,若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动员几百万青壮行大工程之事,那必然是民怨沸腾!
而现如今,天灾横行多年,战乱横行多年,百姓们民不聊生,已然被大环境“弱”到了极至。
如此,仅仅是需要一点粮食,便可轻易驱使数百万百姓,行大工程之事,而这些百姓,不仅不会有怨恨,还会对他这个天子歌功颂德!
可很多事情,知道归知道,但对黄锦而言,堂堂礼部尚书,礼法教化的执掌者,能说出读书者过多,于国不利,显然,公心大过私欲。
不然的话,推行教育,如此教化之规模,已然足以让他黄锦名留青史,留下浓墨重彩!
对一个文人而言,对一个臣子而言,能够抵挡住如此诱惑,为国着想,纵使不谈能力如何,已然可以说是绝对的堪用之人了。
“教育改革之策,关乎大恒国运,是必然要推行天下的。”
天子似是没有听懂黄锦所言一般,一句话,再一次定下基调。
只不过,话音落下后,天子却是再话锋一转:“爱卿觉得,督学衙门的存在,履职如何?”
黄锦一怔,也不禁有些疑惑,但此刻,也来不及多想:“自古以来,教化皆为国之根本,督学衙门单独建制,如此当为天下幸事……”
“督学衙门专职教化之事,由中枢直接管辖统筹,专人专事……”
黄锦自然是一番吹捧,毕竟,礼部,虽为六部之一,看似位高权重,但在朝堂中枢,实则近乎透明。
除了礼仪大事,以及科举,其他的,几乎没有礼部什么事。
而现如今的大恒,礼仪大事,寥寥无几,而科举,大恒的科举,可还未成定制,唯一的一次科举,虽有科举之名,但事实上,只是因官员匮乏的临时之举。
礼部的权利是一再被压缩,如今能有督学衙门这个直至底层的权利,他自然不吝啬吹捧。
可说着说着,黄锦却是蓦然反应了过来!
督学体系的设立,可不仅仅只是督学衙门!
从督学官,督学使,到县学司正,没有一个办事的吏,皆为官!
哪怕只是从九品,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