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圣丹斯电影节落下了帷幕,“上帝之城”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上一次由非英语片称雄圣丹斯是在1999年,越南电影“恋恋三季”成功问鼎,成为了圣丹斯历史上第一部非英语的得奖作品;仅仅四年之后,“上帝之城”再创历史,以横空出世的姿态惊艳了帕克城,成为了圣丹斯十九年历史里第二部以非英语姿态问鼎大奖的作品。
刹那间,风云变幻。
不过,虽然圣丹斯电影节是独立电影的天堂,但称雄圣丹斯并不意味着主流市场的喜爱,过去三年时间里评审团大奖的得主都在主流市场遇冷,没有能够引起更多的瞩目。
在圣丹斯成立以来的十九年时间里,独立电影在美国的地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低俗”的成功成为了影史第一部票房破亿的独立电影,“木兰花”、“美国美人”、“逃狱三王”、“冰血暴”的成功则改变了主流市场的电影属性构成。
但这些作品都比较特殊,不是成名已久的独立电影人制作的作品,就是由大制片厂旗下独立厂牌投资制作的作品,它们与圣丹斯都没有直接的关系。圣丹斯主打的不仅仅是独立电影,还有新人。
圣丹斯今年已经举办了十九届,但其中最成功的作品还是1994年的“疯狂店员”。
“疯狂店员”是无名小卒凯文-史密斯(n-s)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是他人生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但这部独立电影却成为了美国邪/典电影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与“低俗”一起彻底改变了独立电影在电影市场的地位。
“疯狂店员”上映之后的票房收入是三百二十万美元,虽然比不上“血迷宫”的三百八十万美元,但作品成本仅仅只有两万七千美元,回收利润完爆“血迷宫”。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在录像带市场表现十分出色,一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依旧大受欢迎。
目前为止,“血迷宫”的票房成绩就是圣丹斯出品的所有作品之中票房最高的,“疯狂店员”位列第二。同样从圣丹斯走出来的昆汀-塔伦蒂诺的处女作“落水狗”北美票房只有两百八十万,而史蒂文-索德伯格在圣丹斯横空出世的扬名之作“性、谎言和录像带”北美票房则是两百四十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性、谎言和录像带”是拿到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之后上映的,可惜票房依旧不如人意。
“圣丹斯”对于观众来说,往往意味着小众、特别、怪异、邪/典,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阻止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原因。但是,今年的情况却似乎有所变化,“上帝之城”正在以黑马之姿引发一场宣传革命。
“上帝之城”不仅在帕克城引发了讨论热潮,从观众到影评人都纷纷送上了赞誉声,这也为电影顺势夺取评审团大奖埋下了伏笔;同时还在网络上成为了热议焦点,哈维尔的博客成为了过去十一天时间里新闻媒体最热衷的话题,特别是许多观众都因为阅读了博客而选择亲自抵达帕克城参加圣丹斯电影节,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将互联网两侧的虚拟和现实连结在了一起,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的新课题。
博客的强大影响力甚至从普通民众传播到了传统权威媒体,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对此表示了关注,福克斯电视台黄金时间的新闻和nb电视台“周六夜现场”也都对此展开了讨论。
许多观众都纷纷表示,他们对“上帝之城”这部电影颇有兴趣,连带着对圣丹斯电影节的关注度也开始上升。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一般来说,电影登陆电影节,就是希望借用电影节的影响力为自己做宣传;但这一次,事情却反过来了,“上帝之城”在博客上的强大影响力反而为圣丹斯电影节赢得了更多关注。
如此现象也成功引发了无数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专家们的兴趣。毕竟,互联网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当下,依旧是一个新鲜事物。
所以,“上帝之城”进入电影市场之后的表现,暂时也无法预估——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新鲜事儿。不少人都开始关注“上帝之城”起来,从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士,到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士,再到其他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都产生了一分好奇心。
如果“上帝之城”的票房打破了圣丹斯的桎梏取得了成功,即使不是“女巫布莱尔”那样惊天的巨大胜利,只要能够证明网络宣传渠道的使用可能性,那么对于整个传媒系统来说也是翻天覆地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