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未年的韩非子,是中国最早谈到侠的人,是侠文化的老祖宗,他说侠有三大品格:
第一是“弃官宠交”。不要名位、不要爵禄,为了朋友,两肋插刀。这是侠。
第二是“肆意陈欲”。天生万物,本为人用。人要享乐于世间,也是理所当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分什么高下贫贱。
无拘无束,酣畅淋漓,豪放肆意,纵情挥洒。这是侠。
第三是“以武犯禁”。朝廷规定许多禁令,核心是维护君主的权威,保护朝廷的利益,却原来官官相护有牵连。百姓要自富自强、自主自由,朝廷便不准你富强、自由。什么有利可图,朝廷便不准你图。于是,有野心的、走投无路的,亡命天涯的,纵横江湖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平安自由,或者豢养了剑客,或者修练了武功,谁敢逼我,我必反击!江湖自有江湖义,哪管他朝廷法禁与律例!这是侠。
韩非子当时的立场,是目睹君权削弱、立意要建构一个高度集权的君主统治,因此,他的几乎所脊目光,都是投在政治的角度上的。这一来,朝廷的集权和江湖的自由就刚好形成了一对十分尖锐的冲突。他对侠的三种品格的揭示,展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游侠自由观:
弃官宠交——对不自由秩序的抛弃。肆意陈欲——对成为主人的自由秩序的追求。
以武犯禁——对不自由秩序的反抗。
再进一步综合归纳。则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面是追求自由,一面是反抗和抛弃不自由。反抗和抛弃不自由表现为与朝廷的尖锐对立、追求自由表现为对任侠生活的高度放纵。
侠的行为,虽然时时不免矫枉过正,而又正是这一种大开大合的湖海豪气,更加激起血性少年的任侠豪情,回荡澎湃,傲然夭地。“侠义”两个字,因此更加大放光漱芒。
自由,在历史上造就了侠的光芒,多侠惯得无拘检,又持长铗过谢桥;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行剑攻杀,快意恩仇,是自由;横行长街,剧饮豪赌,是自由;藐视名利,放歌山林,是自由;翩然归去,浪迹天涯,也是自由。侠义为大众广泛想往,却又不是人人皆可为之,侠义的理想,便汇流而成为一种绵延千年而不断不散、愈烈愈浓的、理想和梦幻的侠文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