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狄诺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争夺战。【】显</p>
然,这是俄军所进行的最糟糕的战役。库图佐夫不得不痛心地宣布军队无力</p>
保卫莫斯科;拿破仑则作为胜利者进抵又一座空城。</p>
安德烈在博罗狄诺战役中身受重伤。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p>
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达莎意外地在伤员中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安德烈。</p>
她向他谢罪,并热情地看护他。彼此间又旧情重萌,但为时已晚。安德烈伤</p>
口恶化,不久即在睡梦中逝去。</p>
彼尔留在莫斯科,决意做一名民族英雄。他化妆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p>
破仑,但在一次为解救一位遭受法国士兵凌辱的俄国妇女时,被捕而成为俘</p>
虏。彼尔的妻子爱伦在战火中,仍然难以抑止自己的放荡行为。最后,因误</p>
食堕胎药而死亡。</p>
拿破仑的军队在空城莫斯科完全分崩离析,他疲劳地等待着,寄希望于</p>
沙皇要求他签订和平协定。但是这一天迟迟不来,他只好放弃莫斯科回师法</p>
国。</p>
在通往斯摩梭斯克的途中,法军彻底瓦解,成为一群落荒而逃、恣意抢</p>
掠的乌合之众。在哥萨克人的不断骚扰下,大量俄国战俘被解救,彼尔也重</p>
获自由。俄国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p>
彼尔回到莫斯科,恢复了同罗斯托夫和保尔康斯基一家的友谊。娜达莎</p>
吸引了他,而他也突然意识到娜达莎已长大成人。于是时机一成熟,他就恭</p>
请她父母同意他们的婚事。与此同时,娜达莎之兄尼古拉也正在考虑娶安德</p>
烈之妹玛丽娅为妻。</p>
彼尔与娜达莎结为伉俪,生活幸福。这位曾经单纯而轻浮的女子变成了</p>
一个勤劳能干的妻子。他们结婚8年后,养育了4个可爱聪敏的孩子。娜达</p>
莎完全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丈夫和孩子们。他们发现彼此生活实现了他们过</p>
去的梦想。</p>
尼古拉虽然无法完全肯定自己对玛丽娅的爱,却懂得这桩婚事明智适</p>
宜。两家最后联姻成亲。他们收养了安德烈的儿子尼古路什卡,生活也十分</p>
快乐幸福。</p>
精彩篇章推荐</p>
1.茶话会第一卷第一章作者用极其简炼的语言把上流社会的主</p>
要人物引上场来,把当时极其紧张的欧洲政治关系从那“茶会”的谈笑中逗</p>
出来,“是战争呢,还是和平”恢谐、调侃又不乏讽刺,令人忍俊不禁。</p>
这是全书的序幕,渲染非常出色。</p>
2.罗斯托夫家的大型打猎会第二卷第四章这是全书中场面描写</p>
最为精致的部分,作者以恢宏的气势描写了20多位骑马的猎人带着130只猎</p>
狗浩浩荡荡进发山林的狩猎场面,笔法明快,体现了俄罗斯特有的社会风情</p>
和自然景观。</p>
3.安德烈初识娜达莎第二卷第三章在一次盛大舞会上,安德烈</p>
认识了娜达莎。作者巧妙地描绘了安德烈在那高傲得有些自私的个性及曾经</p>
失败过的婚姻影响下,小心却又极其兴奋的心理与举动;娜达莎则表现出16</p>
岁少女的清纯可爱。对比鲜明,色彩明快,是战争爆发前夕最为祥和、快乐</p>
的场面之一。</p>
4.博罗狄诺会战第三卷第二章这是全书描写战争最为精彩的部</p>
分。小说既有正面描写法军一两百门大炮齐轰博罗狄诺的盛大战争场景,也</p>
有侧面烘托战士心理的精致刻画;既有战前主帅各自狂傲,也有战后战场的</p>
悲壮气息;这是欧洲文学描写战争最典型的场景。</p>
5.法军大溃逃第四卷第三章作者通过战俘彼尔的眼睛,淋漓尽</p>
致地活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罪恶。法军衣衫褴褛,却又杀烧抢掠;死亡,</p>
瘟疫、病痛、寒流交相间杂,笔力老到,是全书中描写战争场面的典范之处。</p>
精彩语言辑录</p>
为什么从未留意到这高高的天空呢不过,如今总算注意到了。</p>
我真是幸福,没错。除了这辽阔的天空外,其它的一切都是空虚,都是</p>
欺骗,除了这天空外,任何东西都不存在。</p>
人民战争的巨棒以全部威严雄伟的力量举了起来,并且不问任何</p>
人的趣味和规则,不考虑任何东西,愚笨单纯地,却是合乎时宜地举了</p>
起来,落下去打击法军,直到侵略者的军队全部消灭。</p>
只要人们没有发现生命的游戏是愚蠢的,他就会期待它,人们一</p>
旦能够认识它的愚蠢,便会自杀,这是我将要做的。</p>
娜达莎所关心专注的事情,是她的家庭,就是她的丈夫她应该</p>
那样守着他,要他完全属于她,属于家和孩子们。她应该怀孕、生</p>
育、喂养、教育他们。</p>
没有人想到,承认一种与是非标准不相符合的伟大,不过是承认</p>
他自己的没有价值和无限的卑劣。</p>
安娜卡列尼娜</p>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p>
成书时间:1877年</p>
类别:长篇小说</p>
版本推荐:周笕、罗稷南译,三联书店版</p>
周扬、谢素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版</p>
书海领航</p>
在世界文学的巍巍群山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这几座高峰</p>
比肩而立的俄国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他那三部冠世绝伦的鸿篇巨</p>
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顶尖水平。安娜卡列尼娜更</p>
是这三大名著中最具特色的一部。</p>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豪之一。自</p>
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渐渐对俄国上流社会的</p>
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而本能地同情农民。俄国五六十年代农奴制改革下理</p>
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得这位作家思想极其矛盾。正是在与思想痛苦的较</p>
量中,托尔斯泰完成了他的三部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p>
复活无疑刻画了托尔斯泰心灵危机的轨迹。他在自己思想的“恐怖”面</p>
前并没有“等待死亡”,相反却为人类留下了一笔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托</p>
尔斯泰晚年心境趋于平和,并最终走入宗教的灵光之中。</p>
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到1873年才开始动笔。这是</p>
作者一生中精神困顿的时期。最初,托尔斯泰是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p>
失足的故事。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原来的构思不断被修改。小说的初步创作</p>
不过仅用了短短的50天时间便得以完成,然而托尔斯泰很不满意,他又花费</p>
了数十倍的时间来不断修正,前后经过12次大的改动,迟至4年之后才正式</p>
出版。这时,小说废弃的手稿高达1米多“全部都应当改写,再改写”,</p>
这是托尔斯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显然,一部安娜卡列尼娜与其</p>
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p>
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说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转移,安娜由最</p>
初构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p>
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成为世界文</p>
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p>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村面临</p>
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p>
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p>
品。小说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p>
相辅相成的“拱门式”结构,并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精妙绝伦。小说中</p>
那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都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p>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p>
起巨大社会反响。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