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生明白,画的区域就是新找这个摊位的大小,细心的国生向卖瓜子的老板打听了一下这附近摆摊的规则,然后几人回到工人胡同开始商议如何制造木头架。
刘永军说必须找一个好木匠打造一个鞋架,这样路过溜达的人才觉得这些个皮鞋是有档次的,不能随便拿钉子做一个简陋的架子,那样就拉低了皮鞋的品质。
说干就干,刘永军骑着摩托车带着朱国生,二人去市场了。
来到市场找到一个老木匠,谈好价钱,约好时间,刘永军还机灵地交给老木匠五十元钱,作为订金。
老木匠收了钱,就不能不来了,也算是给自己上了一个保险。
第二天老木匠如约而至,一小天的功夫打造了一个崭新的鞋架,刷好油漆,放在院子里晾干。
上海这边的朝英杰在温旭这里批发了很多箱皮鞋,都是东北没有的款式,装上了孙大海的车厢上,辞别温旭,返回老家。
一九九四年的暑假伊始,朝英杰的皮鞋生意正式启动了,在邻居们的帮忙下,推了五车单轮车才把皮鞋送到摊位上,皮鞋开箱摆放整齐,等待电影院散场的第一批顾客,上午十点半,第一场香港武打片散场,影院里的年轻人走出影院还比划着影片里面的武术招式。
朝英杰扯着嗓子叫卖起来,这一喊,吸引了两波人过来凑热闹,大家从没见过这种款式新颖的皮鞋,这帮年轻人开始打听价钱,温旭说过,当买家问你价钱的时候,你要稳住,不能因为急着销售被对方砍价,英杰潇洒地点了一支烟递给打听皮鞋价格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一瞧,老板怪有诚意的,东北人吗,碍于面子,掏钱买了一双皮鞋,当场试穿,把旧鞋放进鞋盒子里。
左转一个圈,右转一个圈,美滋滋地询问着身边人,怎么样?好看不?
周围的年轻人说道:好看是好看,就是有点贵。
买鞋者回道:你们懂什么?想开点吧,人生在世几十年,何必委屈自己呢,相中什么就买,想吃什么就吃,想喝什么就喝,等你死了再想这些就晚了,说完狠狠吸了一口烟,吐出了几个烟圈,洋洋得意的样子。
周围几个年轻人听他一席话,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纷纷掏钱购买朝英杰的新款皮鞋。
就这样,朝英杰的皮鞋生意第一天就迎来了开门红,一天下来卖瓜子的老板都眼红了,直打听朝英杰的进货渠道。
朝英杰出摊之前就被刘永军和朱国生点过了,要留意这个卖瓜子的老板,他们认为这瓜子老板油腔滑调,不值得交心。
英杰也是谨遵几位兄弟的话,口风把的很严,任凭瓜子摊位老板如何打听,就是不说重点,瓜子老板只好作罢,不再打听。
晚上天黑收摊时,兄弟们都来了,四个老爷们推着车的,扛着箱子的,抬着鞋架的,有说有笑回到了家,疲惫一天的朝英杰弄了几瓶啤酒刚要解乏,刘永军拿只烧鸡就进来了,嘿嘿笑着说:怎么样呀?今天战果如何?
朝英杰喝了一口酒,逗着刘永军,你猜呢?
你小子什么时候变成不和兄弟说实话了,哈哈哈!
二人干了两杯酒,英杰说道:还可以,遇到一帮小年轻,去掉本钱,挣了65块钱。
刘永军一拍大腿,行啊!有发展。
王喜娟笑着说:行啥呀,连面包厂一半利润都不如呢。
你要这么比,那就没意思了,人家永军一天打麻将光输钱就得输个几十块,朱国生和孙大海边说边往里屋走。
刘永军假装生气说:哪壶不开提哪壶呢?你们来凑什么热闹?呵呵,既然来了,就多喝点吧。
孙大海夹着刘永军说,你个小老头,这话说的好像来你家吃饭呢。
王喜娟一看,得!买酒去吧。
买完酒,把酒放炕上,带着朝庆找赵丹和王亚丽去了。
刘桂英还在收拾面包厂的卫生,擦着烤箱,赵丹等人进来叫喊说:桂英呀,你别受累了,挣那么多都不够你家永军几把麻将输的,说完嘻嘻坏笑。
刘桂英知道姐妹几个开玩笑,她也懂刘永军的为人,虽然挣钱了,但是他也就是耍耍钱,干不出什么坏事,所以就不管不问。
行了!我也不在这当保姆,当驴了,咱们进屋待会吧!说完,扔下手中的抹布。
朝英杰家这边,兄弟几人谈论着以后皮鞋生意好了,可以租一个门面房,大家可以共同投资把这皮鞋生意搞大,毕竟国家发展很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自己的日常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这是一个机会,把握住这个机会,没准就可以翻身成为有钱人了。
四兄弟喝点酒幻想着以后有钱了住楼房,开汽车,天天下馆子。
虽然父亲们当时的想法有点不现实,但是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在当时来说并没有错。
男人总要在步入社会后得到一些大众的认可,就好像有的人立志在多少岁之前拥有权利,金钱,荣誉,社会地位一样。
作为中国社会构造的一部分,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很辛苦,你加入这个行业,是你自己的选择,国家和社会给你的待遇是合理合法的,无论什么行业,人都要努力向前去为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拼搏。
当然了,这个拼搏不是为了你的七大姑八大姨,也不是为了你自己,而是为了你这个家庭能一直长久幸福下去。
八十年代也好,九十年代也好,人的思想是一直朝前看的,都想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跟着时代的步伐稳中迈进才是最明智的选择。